傳說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在鎮江金山寺,俯視長江中往來的船只,就好奇地問高僧法磐:“江中船來船往,穿梭如織,你可知一天要來往多少條嗎?”法磐淡淡地說:“兩條?!鼻〔唤獾貑枺骸盀楹沃挥袃蓷l?”法磐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除此之外,無其它也。”好一個法磐,一語概之!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边@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魚貫穿行;你看那空中航班,南來北往,穿云破霧,哪一個不是為名,擬或為利?就連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下飛機的第一句話也是:“我為美國利益而來?!闭且驗樘嗵嗟娜税衙斪髁巳松幕c,才使得原本清靜的世界喧囂不已,原本簡約的人們繁忙不堪。然而,為名為利繁忙之余,備感身心疲憊的人們卻又常為終生碌碌無為而遺憾不止,即便是大詞人辛棄疾也不例外,垂暮之年依然發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的人生哀嘆!
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人們無一不是緊握雙拳進入紅塵,撒開雙手離開塵世。名利于人,實在是身外之物,如何值得用彌足珍貴的生命去換取?如何值得用歡歌與笑語去贖買?“萬里長城今猶在,哪見當年秦始皇?”所謂的名聲與偉業,在歷史長河中無非是浮云一片,風起而云散罷了。再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一腹?!薄敖鹩駶M堂,莫之能守。”人們又何必用無謂的繁忙,去充塞人生的閑暇與安寧,去漠視人生的快樂與歡欣;人們為什么不給生命留一份至清至性的寂寞呢?
留一份寂寞給生命,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體味生命的快慰。真水無香,平淡最真。人只有在心無羈絆,思無雜念的境況下,才能看見生活的本真,還原生命的滋味,追尋到生命的樂趣。陶淵明“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北戕o官而歸田園,拋棄虛偽和浮華,把一份寂寞留給生命,終于使自己享受到了“引壺觴以自酌,沔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的生命的快慰;方山子“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睔w隱山林,把一份寂寞留給生命,終于使自己享受到了“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一份滿足和快樂;劉禹錫隱居陋室,把一份寂寞留給了生命,終于品味到了“苔痕上皆綠,草色入簾青”的一份詩情畫意,享受到了一份“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心靈的恬靜與快樂。
留一份寂寞給生命,在寂寞中堅守自己的本性,才能在堅守中豐厚自己。人有著強烈的社會屬性,社會環境對人的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在現今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只有留一份寂寞給生命,在寂寞中堅守本性,在堅守中勵精圖治,奮發揚勵,才不至于身心俱損,徒耗光陰,畢生一事無成,徒增感嘆。真正珍愛生命的人,都懂得拋棄繁文縟節,崇尚簡約,將生命置于一份寂寞之中,讓有限的生命之火燃燒得最旺,生命之光照耀得最遠。大學問家錢鐘書謝絕一切采訪,也從不在任何會議上露面,長期蝸居書齋,杜門避囂,專心治學,終年過著深居簡出的簡約生活。他說:“我不愿意因為開著無謂的會,做著無聊的事,說著不痛不癢的話而浪費生命?!苯Y果錢先生著述等身,人生豐厚無比。
留一份寂寞給生命,為心靈騰出一個寧靜的空間,才能反躬自省,感悟生命。老子說:“五色令目盲,五音令耳聾,五味令口爽。”一個生活在喧囂嘈雜生活中的人,如果不能心有定力,就容易隨波逐流,進而喪失心志和靈魂,人也就變得平庸甚至庸俗。因而,一個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給生命,時常給心靈騰出一方寧靜的空間,讓心靈邀游于天地,才能“養天地之正氣”;讓言行比照于賢人,才能“法古今之完人”,才能“日三省乎吾身”,反躬自省,才能目光高遠,恬淡明志,最終達到心靈的飽滿和充盈。
實際上,留一份寂寞給生命,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人啊,與其無謂地在喧鬧中為名利忙碌,何不留份寂寞給生命,讓生命在寂寞中嬗變,變得飛揚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