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緊張的籌備工作和巡展、預展后,北京嘉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于12月15日在北京亞洲大酒店成功的舉辦了2006秋季拍賣會,經過眾多買家反復爭奪,北京嘉寶的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代書畫、中國當代書畫、中國油畫及雕塑、中國古代瓷器、佛像等幾個拍賣專場均捷報頻傳,總成交額接近9400萬元。
其中,嘉寶此次拍賣的瓷器、玉器、佛像各專場成交額是12,088,900元,這個好成績是業內人士早已預料到的,因為瓷雜市場的多年調整早已讓“精品意識”深入到此類拍品眾多買家的心中。

嘉寶此次拍賣的中國書畫專場成交額:達59,227,300元,仍然是最有成就的部分。在拍賣的現場就可以看出買家投資的理性在此次中國書畫部分拍賣中的充分體現。當然,也應該看到,理性并不是一味縮減投入資金,而是在理性分析的指導下,投向了更應該投向的目標。這一方面表現在精品的“統領”地位更趨明顯;另一方面也表現為收藏市場尚存巨大投資空間,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個體已成為藝術市場的新寵。
此次拍賣會的高潮和焦點,理所當然應推“八大山人花鳥四屏”的成功拍出。隨著拍賣會槌起槌落,在這個熱鬧而又緊張的氣氛里,一件得之不易的國寶,使到場的眾多收藏家們眼睛放光、心動加速,這就是當年流失到美國的“八大山人花鳥四屏”。這件國寶是在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辦公室的積極配合下,費盡千辛萬苦分兩次從美國征集來的,我國著名畫家程十發老先生見到此畫感慨萬千,激動地兩次題下:“八大山人真跡”。 當這幅國寶投入拍賣的時候,拍賣現場出奇的熱鬧,國寶爭奪戰硝煙滾滾。經過多少回合的你爭我奪,最后以3600萬元高額成交了,創下此次拍賣會單件拍賣品的最高拍價。當落槌的時候,現場一片歡騰,大家都在熱烈鼓掌歡呼:國寶回到炎黃子孫的手中了!大家的臉上流露出真情的笑容,呼應著這幅八大山人的花鳥四屏在北京嘉寶秋季拍賣會上大放異彩。此外,晁海的《關中漢子》也創造了低起高拍的不菲業績,起拍價雖然只有5萬元,但結果卻以28萬元的高價落槌。

嘉寶此次拍賣的“中國油畫”專場也非常成功,成交額達22,578,300元。拍品的成交情況突出地體現著油畫藝術中各組成部分的不同走向。其中,吳冠中的《桃花》以300萬元拍出,成為油畫專場單件拍賣的最高拍品。油畫專場圖錄封底的王衍成的新作《天臺暖秋圖》以140萬元的高價拍出。
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逐漸成為學術研究、投資收藏、藝術市場的熱門話題,特別是自今年以來,市場上當代藝術作品的數量猛增,當代藝術品市場是風險暗伏,還是勢頭強勁?專家認為,嘉寶此次“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專場,基本按照美術史的角度和軌跡設計,在作品征集上也突破了“什么好賣就拍什么的”的觀念。因此,在這種前提下取得的成績,無疑是一個明確而積極的答案。專家同時提醒,面對當代藝術熱潮,盲目樂觀不可取,橫加指責也并非理性的態度。
業內人士分析,從“八五新潮美術”肇始,中國當代藝術已走過風風雨雨二十載的發展歷程,藝術家們通過創造性的藝術勞動,勇于進取的探索精神,以及對社會及文化的敏銳洞察力,共同呈現了今天如此豐富多彩,如此個性鮮明,如此生機盎然的當代藝術圖景。同時,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當代藝術也從開始的學習借鑒,發展到逐步成熟的獨立化意識思維,有了明確的語言特征及全球化的藝術視野,開始具有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和知名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學術性比較強的作品要想得到廣泛的認同還需要一定的過程,而這部分作品恰恰是非常有潛力的。
嘉寶國際拍賣公司期望能在保持原有成績的基礎上,在每次的大型拍賣中不斷為廣大藏家和藝術愛好者送上豐盛的藝術盛宴。
(責任編輯 趙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