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他不卑不亢,充實而又快樂。
第一次去學校報到,學費要交四千八,他的身上只揣了六百塊錢,還有箱子里表哥給他放的十八塊六毛的零花錢。借助政府為貧困學子開通的“綠色通道”,他才勉強有機會進入華中科大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學習。
初入大學校園,很多同學想到的是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大部分的課余時間,他們呆在網吧和宿舍里。他卻整天忙得不見人影,到外面貼廣告、做推銷,從很遠的漢正街批發城批回零碎的小東西兜售給各個宿舍的同學。每天一身土一身泥地回來,曾經很讓宿舍里的室友們瞧不上。可就憑著他的那些小打小鬧,三年來每年四千八百塊的學費,他總共只向家人要了五千多,其余全是自己打零工掙來的。有人問他,不為錢的事犯愁么,一邊學習一邊還要拼命打工,他輕輕一笑,說,從來就沒想到為錢犯愁過,他相信總會有辦法的。而他在生活上極其節儉,每次去食堂打飯總是打最便宜的飯菜。老師們看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兒,就打算為他申請貧困生困難補助,他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三年來,他從沒有在申請表上填上自己的名字。
從2003級開始,華中科大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實行學分制,積累夠了學分,四年的大學生活可以提前一年畢業。這個消息讓他為之一振,他渴望自己會是學分制的受益者。可他的想法卻讓他的老師們猶豫了。平心而論,他在班上不是最聰明的學生,況且工科的功課本來就安排得緊張,四年的課程三年來學,他能吃得消么?如果不能提前畢業還把大三的課程落下來,那就得不償失了。他卻沒有絲毫擔心,信心百倍地投入緊張的學習。每天晚上,宿舍的燈十點鐘就熄了,他就站在走廊的應急燈下,常??磿搅璩績扇c鐘。第二天,還有一大堆的事等著他。在校期間,他擔任團支部書記,對各種集體活動都很熱心?!拔易鍪潞芸?,一般緊急事情及時處理,另外還養成了隨時學習的習慣。合理安排,讓我照樣有時間看電影、踢球?!?/p>
有付出總會有收獲,2006年9月,他終于從華中科大辦理了離校手續,成為實行學分制以來華中科大首個提前一年畢業的學生。早在畢業之前,他已利用寒假的時間聯系了多家實習單位,卻因臨近春節少有單位愿意接收人去實習。他一次次在網上同對方交流溝通,終于爭取到了一個去海南一家公司實習的機會。那次機會對他尤其重要。因為在反反復復打交道的過程里,他明白了一個學生要想融入社會,首先要學會與人交流。在這方面,他顯得比很多學生更有優勢。因為他那段特殊的經歷,還有他方方面面的自我展示,甘肅電力科學院向他敞開了大門。從學校辦完離校手續,他將正式去單位報到,在那里開始新的生活。
他就是華中科大實行學分制以來首個提前畢業的學生,藺山高。這個21歲的小伙子,靠貸款入學,卻只用了三年時間學完了四年的本科課程。他的事跡無疑會給許多學子注入信心與力量。在新學年迎新的展板上,學院將他作為貧困生的優秀典型,介紹給他的師弟師妹們,然而,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卻平靜地說:“我不是貧困生!”此語一出,全場嘩然,接著是熱烈的掌聲。
是的,他怎么會是貧困生?四年的課程他三年就學完,比常人節省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很多同學畢業后無著無落,他卻已經提前奔波聯系好了就業單位;雖然入學是靠貸款才得以報名,可三年來,他自己打工掙出了大部分的學費、生活費;他對自己很“摳門兒”,卻暗地里資助了兩名貧困山區的小學生……他是戴著“貧困生”的帽子走進大學校門的,卻用自己三年的汗水與努力摘掉了它。一路走來,他不卑不亢,充實而又快樂。
每年九月開學前,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很多成績優秀的學子因家境困難而愁眉不展,政府為這一部分學生開辟了“綠色通道”,爭取讓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都有學上。借著這樣一股東風,很多貧困學生邁進大學校門,卻常常因為頭上“貧困生”的帽子,生活得尤其沉重?!拔也皇秦毨?!”你也可以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像藺山高一樣。要摘掉“貧困生”的帽子,只有靠自己。其實,人生好多事,都是如此。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文/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