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憲

銀行排隊成龍嚴重地“煩”了滬上市民好一陣子。4月13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作出“排長隊不改進將受處罰”的“通牒”后,八大銀行紛紛表示要立即采取網點改造、優化流程以及增配員工和自助設備等措施,切實減少令市民煩惱的銀行柜臺堵塞現象。
在經濟學看來,如果消費者在獲得一種服務時要排長隊,那么,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種服務供給不足。應當承認,這些年來,中國老百姓的銀行服務需求上升很快,諸如買基金、換外匯,都是新近增長很快的業務,這對銀行服務的提供是很大的壓力,也是銀行排長隊的一個原因。當然,銀行服務供求的實際狀況如何,需要在一系列既定的條件(假設)下,通過獲得相關數據,并經過計量模型的驗證,才能得到。如果經驗研究也支持這一解釋,那么,增加銀行服務供給的數量,就是一個必須采取的措施。盡管如此,根據我們的直接和間接經驗,都很難把當下存在的銀行長龍,唯一地歸結為銀行服務數量的供不應求。這里,我們把問題分為兩類:服務供給量和服務供給效率,并集中討論改進服務供給效率,并通過這一討論,舉一反三地提出當下服務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大量現象觀察,銀行服務供給不足,大多與服務理念,以及相關的管理問題有關。以銀行營業時間為例?,F在銀行網點的營業時間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午休息的,一種是中午不休息的。對于銀行中午關門休息,輿論已經不知有多少批評,但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網點安之若素,依然故我。當然,它們不會是自說自話的,肯定是上級同意的。那些中午營業的網點情況如何呢?講講自己親歷的例子。某天中午11點多,我去一家國有大銀行區級支行辦事。偌大的營業大廳有10多個窗口,但只開了2個,走近一看,是兩位實習生在忙碌著。我拿到的號表明,前面有38位排隊者。從營業大廳中走動著的工作人員的神色看,他們對這種情況熟視無睹:中午是吃飯時間啊。要知道,既然中午是正常營業時間,如果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很少,暫停一些窗口未嘗不可,但問題是,許多上班族、上課族,都想利用午休來辦點事,銀行的業務中午經常會很忙。對于這類排隊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個營業規范加以解決。譬如:調整柜面職工午餐時間(與客戶高峰避開);或者,當一個網點客戶排隊人數達到某個數字,必須調整柜面人員,開足柜面窗口?,F在服務行業的服務理念,以及相關的流程與制度安排,距離店堂高懸的“客戶至上”,以及“優先保證客戶利益”,還有很大的差距。其實,無論對銀行還是其他商家,有了客戶的利益,才會有你的利益,尤其是你的長遠利益。服務理念的轉變,服務流程的改進,抑或服務制度的創新,效率即從中而來。
其次,在當今社會,服務業加了“現代”二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加了信息化。服務效率的增進,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然而,盡管我國的銀行業在信息化方面有了很大進展,但與迅速增長的服務需求相比,銀行服務在信息化,以及與信息化有關的宣傳、輔導方面,還顯得很不適應。例如,有時銀行出現短時間排長隊,就是因為一部分自動取款機出現了障礙。這些障礙又有一部分是因為使用者不熟練造成的。這就告訴銀行,對使用者,尤其是中老年使用者的輔導十分重要?,F在經常遇到的是,有一些網點是保安在兼做使用輔導,當然這遠遠不夠。
再次,我們發現,銀行排長隊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即主要發生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農村,排隊情況就好得多。而且,即使在大城市,排長隊主要發生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這說明什么?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從服務提供的角度,銀行資源配置不甚合理。有業內人士告訴我,在發達地區的大城市,銀行員工收入高,導致銀行用工謹慎,進而使一些網點人手不足。其二,上述四大銀行,憑借某種體制內優勢,集中了一些工作量較大的業務,如代發工資和養老金。從銀行吸儲的角度,對于能夠獲得這些業務的銀行來說,當然是有利的。但這似乎又說明,銀行業務的競爭性是不充分的。由銀行服務反映出來的資源配置問題和競爭不充分問題,盡管在服務業其他行業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都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現在已經提出來的農村服務業發展滯后的問題,就有資源配置的問題。又如,部分服務行業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壟斷現象,已成為這些行業發展的“瓶頸”,致使服務質量難以提高,服務價格難以調整。如果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業的競爭性,則可以大大提高各類服務的供給效率。
上述分析表明,在很多情況下,與其說是服務供給數量不足,不如說是服務供給效率不足。因此,任何影響服務業效率提高的問題和影響因素,應當引起服務業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的高度關注。(作者為上海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