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蕾

一位出自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公主,15歲成為法國皇太子妃,4年后當上皇后,23年后被砍頭示眾,213年后成為美國奧斯卡評出的最佳著裝人?瑪麗·安托瓦內特,加在她身上的傳說與傳奇超過了任何一個歐洲王室成員可以容忍的限度?以她的名字Marie Antoinette拍攝而成的影片,以4000萬美元的代價,復原了百合花王朝的宮殿?華服和排場,復現了夢幻般奢華的新古典主義時代以及把那個時代引向奢靡無度的無辜罪人?
她的罪過首先源自無可爭議的美貌?證據之一是她媽媽瑪麗·特蕾莎曾經遭到莫扎特強吻,如果天才音樂家那時不止6歲,后人很可能就聽不到他長大后所作的《魔笛》了?證據之二是法國人的持久仇恨,宮廷命婦在兩國邊界剝去公主身上最后一縷衣衫,褫奪她的寵物犬,在婚典上用自以為是的高盧禮儀重新塑造她?仿佛給一朵鮮花澆上蠟模,留其鮮艷,去其芬芳,留其姿容,去其生氣,直到最后碾碎在亂民風暴中?
再者就是她白癡般的政治表現?和晉惠帝問饑民“何不食肉糜”一樣,瑪麗·安托瓦內特也對饑餓的巴黎人天真發問:沒有面包,為什么不吃蛋糕呢?兩人說這話時都是三十來歲的年紀,前者是被歷史學家慨嘆為“甚愚”的傀儡皇帝,后者只是政治聯姻紐帶上的一個裝飾?和另外十個兄弟姐妹一樣,瑪麗一出生就注定是哈布斯堡王朝算計歐洲的一枚棋子?因為不是媽媽最寵愛的那一個,所以她沒有像克麗斯汀姐姐一樣得以嫁給并非王族的意中人;但是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在姐姐們分別戴上荷蘭王后?帕爾瑪王后和那不勒斯王后的王冠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婚姻無疑是媽媽最得意的收官作品,猶如畫龍點睛的關鍵一筆,最終給母親贏得了“歐洲丈母娘”的不朽稱號?
可惜,嫁得好并不等于過得好?路易十六生性委瑣,天天祈求推遲登基的時間?直到風流祖父梅毒不治,他拉著瑪麗一起跪在地上哀哀哭泣:上帝啊,我們成為皇帝和皇后還是太年輕啦?成為皇帝之后,路易十六癖好不改,戶外最喜歡打獵,室內最喜歡打牌,留下瑪麗一人在宮中忍耐貴婦們的挑剔和冷眼?因此就不奇怪為什么瑪麗會在誕下王子之后一改受氣小媳婦形象,憑著未來國母的身份大肆整修凡爾賽宮?她用鍍金的塞弗勒瓷器和枝狀大燭臺作為絕地反擊的武器,狠狠抽打波旁宮廷中的沉悶禮節?
《絕代艷后》的導演科波拉同樣身為美女,不知是否出于惺惺相惜,科波拉隱晦地為瑪麗辯護:她沒有蠢到讓饑民吃蛋糕,那是革命黨人憑空附會?國庫空虛是大臣們為了羞辱老對頭英國人,執意拿出儲備金支援美國獨立戰爭?財政赤字要怪路易十六優柔寡斷缺乏手腕,導致稅收困難?科波拉特意讓觀眾看到:覆巢之下,瑪麗拒絕逃回娘家做老公主,而是選擇和丈夫在一起上斷頭臺?曾經出軌?溺愛孩子卻又遭遇幼子夭折的瑪麗對冷落自己多年的丈夫依然眷戀……
在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里,就連曾經攙扶皇后的衛兵都遭受重刑,所以關于皇后的傳說大都是幸災樂禍的對比:生前奢華的她上斷頭臺時竟然無衣可換,只能穿著破裙子受刑?隨著時日推進,歷史的塵埃揚起,有人回憶瑪麗走上斷頭臺時踩到劊子手的腳,她條件反射般地說:Monsieur焜evousdemandepardon.Jenel'aipasfaitexprès.(先生,我請求您的原諒,我不是有意的?)王后的道歉用法語聽來,無比優雅,也格外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