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項在2005-2006年對全國幾十個城市和縣的兩千多名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進行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統計局的高收入居民收入數據有嚴重遺漏?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城鎮居民收入中沒有被統計到的灰色收入總計4.4萬億元,相當于當年GDP的24%?
11日《廣州日報》署名林衛萍的評論文章說,4.4萬億元的灰色收入讓人震驚,更令人震驚的是竟將這些灰色收入套在全體"城鎮居民"身上?何為"灰色收入"?非法收入?違規違紀收入?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其合理性值得質疑的收入,及其他來源不明的收入,統稱為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從何而來?報告認為:財政資金通過部門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管理漏洞,資金流向透明度低,濫用和漏失嚴重?近年來,國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層層轉包,工程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漏失?此外,行政許可和審批中的尋租行為?土地收益流失以及壟斷行業的工資外收入都是灰色收入的組成部分?顯然,一般的城鎮居民是無緣于灰色收入的?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灰色收入就是權力收入?而對于一般城鎮的居民來說,將"灰色收入"的帽子套在他們的身上,顯然有失公平?
用城鎮居民的概念掩蔽真正的灰色收入者,將所有的城鎮居民作為灰色收入的主體,顯然有些避重就輕?對灰色收入的調查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而將灰色收入的主體公布于眾,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