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舞

"世界確實太物質化了。我們看到的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一些內幕,主角無疑都是金錢,但沒有辦法。"
"我試過這個,但是不行,別人寫的我就不喜歡。確實有出版商包括一些電視劇的投資商想這樣運作,他們找一些題材,我來說(思路)他們(找的人)來寫,然后我來改,但最后的作品不是我想要的,我就不愿意署名。別人老說我是類型化寫作,但我覺得不是,如果能批量生產我也想。"
海巖措辭謹慎,滴水不漏,應對筆者關于他為什么"不真找一批寫手形成一個西方常見的暢銷書的寫作流水線"的問題。
6月下旬,他的最新長篇小說《舞者》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前夕,貓撲網上就流傳著一篇《海巖背后確有"槍手"》的帖子,從海巖的精力?經歷以及小說與影視的收入對比等方面分析?質疑《舞者》不是海巖所寫。海巖為了自證清白,與出版社聯合舉行了辟謠的發布會,甚至還搬出幾十厘米厚的手稿。這些標注著"錦江(集團)北方公司"字樣的手稿圖片作為附錄印在了《舞者》的新書中。
舞蹈家們不怎么看外面的事兒
這次的《舞者》是海巖繼3年前的《河流如血》之后的一個最新長篇,寫的是云朗舞蹈學校畢業的高純和舞蹈演員金葵以及女畫家周欣之間纏綿復雜的愛情故事。
小說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直接和舞蹈有關。之所以選擇自己并不熟悉的舞蹈為小說背景,是因為"去年,我看了央視的舞蹈大賽,當時就想以舞蹈為背景,寫一個小說。今年春節前,一個搞舞蹈游戲的朋友找我寫這個題材,所以決定正式動筆寫"。
在6月27日的《舞者》發布會上,舞蹈藝術家陳愛蓮也趕到北京郡王府酒店參加了,她和童年海巖"住一個院兒,樓挨著樓"。有"中國的烏蘭諾娃"美譽的陳愛蓮,從1957年也就是海巖3歲的時候起,先后主演過《張羽與瓊蓮》?《魚美人》?《紅旗》?《白毛女》?《文成公主》?《紅樓夢》?《牡丹亭》等舞劇。她表演的舞蹈《春江花月夜》?《蛇舞》?《弓舞》?《草笠舞》奪得四枚金質獎章,直到現在也無人能打破這一紀錄。5月22日,68歲的陳愛蓮主演了她生命中第502場舞劇《紅樓夢》。
"文革"開始時,海巖12歲,他還記得陳愛蓮"跳的《春江花月夜》?《紅樓夢》都不錯,還有一個《蛇舞》"。讓他感動的是舞蹈家們的單純,"她們不怎么看外面的事兒。"發布會現場,海巖向當年的鄰居陳愛蓮獻上了親自挑選的百合花。陳愛蓮的得意弟子符浩和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舞者》中高純與金葵夢想進入的學校)的青年演員周培培現場演繹了《舞者》中的主題舞蹈"冰火之戀"。說起他為什么把55萬字的《舞者》初稿刪到出版時的49萬字,海巖的理由也是舞蹈式的,"就像舞蹈演員都不希望自己身上有一點贅肉,我也不希望這本小說有任何不是必需的文字",所以"把一些我感覺事件性不是特別強的(部分)拿掉"。
娛樂化和物質化時代
《舞者》出版后,立即有評論認為"該書是海巖在講述親情?成長等主題后,重回‘愛情主題的作品","雖然海巖以往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涉及愛情,但《舞者》卻是海巖第一部專寫愛情的小說"。也有評論認為,與海巖前期小說不同的是,《舞者》中,愛情最大的敵人不是來自當事人自己的價值取向與社會道德的沖突,而是外部世界在金錢的作用下對愛情的圍攻。在物質至上的功利時代,愛情已無立錐之地,相愛的人也已經找不到能夠讓他們寧靜相守的角落,讀來令人心寒。
但在故事的結尾,作者借主人公高純臨終時的一句"讓她帶我去跳舞",對這一愛情困局進行了理想化的反攻——沒有什么能夠摧毀高純與金葵的愛情以及對舞蹈的執著向往,離間不能,金錢不能,背叛與謊言不能,甚至死亡也不能。《舞者》一書所表達的愛情理想,不管是否能夠打開功利時代的愛情困局,至少給人以慰藉。
那海巖對千百年來無數人欲說還休的"愛情"到底怎么看呢?他的回答似乎可以歸結為對所謂"門當戶對"的擇偶標準的合理性的理解:"(金錢?權力?聲望等外在的世俗標準)這些在當代一個非常物質化的社會肯定有影響,受財富?金錢?權力的影響,這不是我們真正喜愛的愛情","(我對真正的愛情)不樂觀,大部分情形下,愛情還是一個交易。大部分人會問,你住什么房?你家里老人什么的,都是對未來的物質生活做一個打算。"
不管是真誠還是矯情,海巖已經不止一次地批評這個時代過于物質化。去年8月,筆者參加他的電視劇劇本《五星飯店》的發布會時,就記得他說想把《五星飯店》寫成一本勵志小說,但"我不太喜歡把勵志歸結為升官發財"。提起這茬舊事,海巖依然不能掩飾他對這個時代的失望:"(這個)世界確實太物質化了。我們看到的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一些內幕,主角無疑都是金錢,但沒有辦法","我們這個時代是特別突出的過度的娛樂化和物質化,不是特別單純"。

"那你到底有沒有超越董事?高級副總裁和董事長?總經理這些外在頭銜而理解你的朋友?"筆者追問。"肯定還是有,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朋友。(至于這樣的朋友)構成一個多大的比例,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就在我們討論著這些貌似形而上的話題的同時,這位北京昆侖飯店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侶總"(你還記得海巖姓什么嗎?),接到了一個熟人的訂餐電話,還要事無巨細地吩咐底下的工作人員:"你幫我訂一個今天晚上的餐,凈價500元一個人,菜稍微好一點,打個折。"你可以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一線的執行者,但工作中的"侶總"儼然置身于"江湖",那是一個需要處處謹小慎微需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江湖"。
接著"侶總""這個時代過度娛樂化和物質化"的話題,我們又討論起選秀。從湖南衛視前幾年的"超級女聲"開始,選秀儼然就成了這個喧囂時代最大的表征之一,當下最熱的恐怕是"快樂男生"的選秀。海巖也未能免俗,熱衷選秀的女大學生也是他新小說中的人物,他的《舞者》的同名電視劇劇組已經成立,今年8月就要開拍了——與之配套的"誰是舞者"的大型電視選秀活動也已經啟動。
小小地"刁難"一下"侶總":"你覺得那種模式化的選秀能選出真正機靈的演員么?""選出來有可能的,傻的和機靈的都參加了嘛","侶總"對選秀還有一套在商言商的說辭:"(選秀)它有商業的收益,只要是有錢(賺),(選秀就)不怕重復。這事兒沒人跟了,肯定是掙不了錢或者掙錢難了。"
我做的是小本生意
對于選秀選出來的《舞者》的男女主角,海巖只有三個期待:"第一形象上要比較符合原著,第二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第三要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海巖希望能選出新人來,從1987年被改編成電視劇的首部警察題材作品《便衣警察》,特別是1998年再度出山時改編成電視劇的《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開始,海巖陸續捧紅了胡亞捷?宋春麗?徐靜蕾?佟大為?袁立?劉燁?陸毅?孫儷?蘇瑾?印小天?于娜等一大批青年演員,他們被娛樂記者冠以"巖女郎"?"巖男郎"的稱呼。此前,也許只有007電影和張藝謀片子里的明星才享有這樣的簡稱。對于自己的"造星功績",海巖顯得很淡然,"也不能這樣看,他們走紅還是他們個人的貢獻和魅力,是他們被市場接受,很難說是誰幫了誰"。
就像捧紅了那么多青年演員一樣,海巖這些年合作過的導演也不在少數,比如趙寶剛,比如丁黑,比如汪俊,比如劉心剛。即將拍攝的《舞者》仍由去年《五星飯店》的導演劉心剛執導。在電視劇市場,編劇和導演的矛盾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作為編劇的海巖卻總能保持和導演的良好關系,他自有他的處世秘訣:"首先是對我的作品價值的共同認可,我的作品給了導演,導演不認為需要大規模修改,否則就特別麻煩","其次,合作中的溝通?互相的傾聽和理解也很重要"。
《舞者》出版之前,坊間流傳的一個說法是海巖手頭經濟緊張了,所以就找來幾家合作較多的出版社,最后把這個小說的構思以100萬元的高價賣給了有意向的作家出版社。當筆者向海巖求證時,他很自嘲:"(說我缺錢)也不是玩笑,我做的是小本生意嘛!"他透露,冠以他名字的"愛浪文化產業集團海巖工作室"將重拍他的經典作品《便衣警察》?《玉觀音》和《永不瞑目》等,"這個事兒還在策劃當中,具體還沒有進展"。
"我的小說總的來說還可以,沒有哪一部特別火爆",對于過去20年的作品,海巖已經有了從容回望的淡定,畢竟他獲得的聲名差不多夠了。采訪的最后,海巖道出了一點生存心得:"我有足夠的耐性和智慧在這個社會去找到自己的位置。你不喜歡的現象怎么去應對?不能說與世隔絕?叛逆這個社會吧?!"
海巖,男,1954年出生于北京。15歲應征入伍,退役后當過工人?警察?共青團干部,后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現為錦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北京昆侖飯店有限公司董事長,并兼任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會長?中國國有資產青年總裁協會副會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等職。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河流如血》?《五星飯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