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 特

在建筑節能潛力中,有40%-50%是可以通過無成本改造或低成本改造實現的。
在上海市制造局路,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節能警察局"。9年前,為了貫徹剛剛開始實施的《節約能源法》,上海市設立了節能監察中心,屬地方性法規授權建立的行政執法機構。最近,該中心的低能耗產品展示廳正準備打造成上海工業旅游定點單位。據稱,這個300平方米的展廳以家電?建筑節能產品為主,已吸引了包括市領導?企業員工和學生在內的數千人前往參觀。
展廳里的展品非常有趣,一個圓圓的看似日光燈的燈具,光線其實來自太陽能;一座融合了9項節能技術的建筑,可綜合節能36%。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兩個月前視察時說,這個300平方米比3000平方米更有意義。
作為上海節能監察第一責任單位,節能監察中心在節能上自然堪稱模范。據該中心透露,中心辦公樓改造時特別注意了節能環節,保溫墻是節能的,燈?窗?辦公室用具都是節能的,改造中還使用了太陽能。
不過,對節能監察中心來說,他們需要"關照"的建筑還有很多。目前,上海市9層以上的高樓有7000幢,已經建成的20層以上大樓有3100幢。在建筑節能中,空調和照明是節能重點。據去年公布的數字,上海每百戶擁有的空調已超過160臺,而空調占到整個建筑用能的30%-40%。建筑能耗目前已占上海市能耗總量的20%左右,近兩年以接近1%的速度遞增。
根據節能監察人員的經驗,在節能潛力中,有40%-50%是可以通過無成本改造或者低成本改造實現的。肯不肯,就是節能意識問題。
談到節能意識,建設部部長汪光燾認為并不樂觀。他前年曾做過一個實地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北方地區的節能設計一般是90%,到了實際施工也只能達到50%左右,中部地區實際節能只有19%,南部地區實際施工中更少,為11%,還有一部分所謂的南北交界地區,建筑節能設計只有12%。也就是說,建筑設計節能全國平均為58%,而建筑施工中真正做到的也只有23%。
按汪部長的說法,這是個社會責任的問題。當然,對開發商和消費者來說,也有成本方面的考慮。
對此,建筑專家表示,節能建筑的初期投入事實上不是非常大。在北方,一般每平方米增加30多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平方米增加80多元;而在南方地區,大約增加50多元。而這些增加的費用,按當地的電費折算來看,約5-6年就能收回。
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在同等面積和住戶用電習慣的條件下,節能建筑大約能減少30%左右的電費開支。而目前,選用節能材料對于開發商而言,每平方米大約只需要多增加80-100元。
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楊星虎介紹,建筑物的能耗,一半是從墻體?窗戶?屋頂等圍護結構逃逸的,另一半是空調等設備安裝使用不當所致,因此,真正的節能建筑應該二者兼顧。對于大多數居民目前所住的非節能建筑,可在裝修時給房間穿"羊毛內衣",加敷一層內保溫材料。專家提醒說,要善于利用自然風?太陽能等資源,降低節能成本,如建筑設計應南北通透,形成"穿堂風",給居室降溫。
"上海的建筑節能還有很大潛力。"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主任委員關壯民表示。去年,上海新建建筑2900萬平方米,改造4億平方米。未來4年,上海將按照國家節能標準新建節能建筑1.8億平方米。按照2005年上海市1700多萬常住人口計算,未來5年內上海人均節能建筑將新增10.12平方米。上海節能監察中心相關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正開會討論建筑節能的標準化問題,建筑節能將是上海"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