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 麗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官員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過去,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主要實行代扣代繳稅款的方式,法律上基本沒有賦予個人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重點納稅人,他們取得的所得,如果扣繳義務人沒有扣繳稅款,或者沒有足額扣繳稅款,個人又沒有申報義務的話,就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繳未繳稅款的法律責任,從而影響稅法的執行力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
因此,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擴大了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的范圍,規定“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人應當自行納稅申報。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將“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明確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情形,并授權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具體管理辦法。依據上述規定,國家稅務總局本著“方便納稅人、調節高收入、便于稅收征管、突出管理重點”的原則,于2006年的11月,制訂下發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
稅法賦予12萬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義務,一是有利于培養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明確納稅人的法律責任,提高稅法遵從度;二是有利于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管理,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三是有利于加強分析比對,進一步推進個人所得稅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四是有利于為下一步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混合稅制過渡創造條件、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