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英平
近年來,樂平市對鄉村債務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全市20個鄉鎮,債務總額13 853.76萬元,其中:銀行信社貸款5 890.92萬元,占42.52%;向上級財政部門借款685.02萬元,占4.94%;向本級所屬單位借款905.55萬,占6.54%,其它應付款5 674.33萬元,占40.96%。村級債務總額9 377.09萬元。
一、鄉鎮債務的成因
1、財政收入不真實形成的債務,打開近幾年各鄉鎮的年度審計報告,大部分鄉鎮存在列收列支,空轉財政收入的狀況,至使鄉鎮可用財力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收不抵支便產生債務。以村級為例,用于墊付上繳稅費款1 908.99萬元,占村級總債務的20.36%。
2、為完成上級下達的發展任務而形成的債務。前些年從上到下都大張旗鼓地倡導“人民事業人民辦,辦好事業為人民”,因此鄉村舉辦公益事業如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的建設和危房改造,以及當時發展鄉鎮企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等借債所形成的債務,發展鄉鎮企業和公益事業借債9 815.74萬元,占64%。
3、鄉村財務管理混亂形成的債務,鄉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控制財務收支,致使不合理開支逐年增加,招待費、食品費、汽車修理費過多過濫。
4、鄉村行政管理體制缺乏約束機制,地方政府領導干部行為短期化,形成債務。有些領導為創政績,樹形象,不顧財力,基礎薄弱和客觀實際搞“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建設。
另外,鄉村經濟發展落后,鄉鎮機構龐大,鄉鎮財政供養人口過多等也是形成鄉村債務的重要影響。
二、鄉村債務化解的途徑
鄉村債務問題的解決包括兩方面:一是有效化解已有債務;二是防范新債務的產生。主要措施包括:
1、摸清底數,理順關系。在摸清鄉村目前債務數額、種類、分布情況下,一是消賬理債,積極清理歷史遺留的債務,核實債權,應收盡收,剝離企業債務,核減高息債務;二是要降息減債,屬銀行、信用社老貸款的,對能核銷的債務,予以核銷,不能核銷,實行掛賬停息,對高息借款的,實施清理調息;對因自然災害造成損失而形成的債務報上級政府予以核銷或補償;三是收欠還債,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追收鄉村的各類應收款項,以償還債務;四是廣開財源,盤活資產,化解債務,鄉村的資產和管理權宜拍賣的拍賣,宜承包的承包,宜出租的出租,積極挖掘創收的資源潛力。
2、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經濟。要從根本上解決鄉鎮債務問題,必須促進本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而帶來政府收入穩步增長。各鄉村應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積極發展農村經濟,以調整農村和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為中心,把發展高效農業、民營經濟以及第二、三產業作為新興財源的主功方向,同時要舉全鄉之力招商引資,把外地客商引到工業園辦企業,增加鄉鎮稅收。
3、精簡人員,壓縮開支。鄉鎮機構設置過多,人員嚴重超編,也是鄉村基層組織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免征農業稅對基層組織的職能設置和運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也為深化和完善鄉鎮機構改革提供了難得機遇。一是對鄉鎮要加大機構改革力度,精減人員,定編定崗,清理鄉編干部職工;二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要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壓縮行政經費開支,降低鄉鎮政府運轉成本,大力壓縮會議費、車輛費、招待費、食品費和修繕費;三是不得借債搞建設,購買車輛,必須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杜絕新的債務的發生;四是要加強財務監督,堅持依法理財,硬化預算約束,杜絕不合理開支,從嚴懲處違反財經法規,浪費國家資產行為。
4、加快財政改革的步伐,積極推行部門預算。樹立預算內收外一盤棋思想,推行綜合預算,把鄉鎮的各項預算收入,各部門收取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鄉鎮收取的各項管理費,鄉鎮政府的自籌資金和統籌資金,以及其他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統一納入鄉鎮綜合預算管理范圍,采取統一支出標準,統一核算口徑,統一安排資金的方法,管好預算內外資金,提高財政資金整體效益。同時還要建議上級財政部門盡快建立規范,科學的轉移支付制度,對經濟困難,收不抵支的鄉鎮給予一定的支持。
5、強化地方和部門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在建立鄉村新債務責任追究制的同時,積極開展績效審計,把制止新債績效審計報告作為干部考核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工作能力強且有效制止新債的鄉鎮負責人進行提拔重用,對違反規定增加新債的行為,不能讓其留下債務,異地為官,要追究責任。
(作者單位:樂平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