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佳娜
近期,在對某些部門財政收支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發現用政府性資金安排的重點建設項目資金使用比較混亂,“吃”項目的現象十分嚴重。
“吃”項目有明“吃”和暗“吃”兩種方式。明“吃”項目:在工程建設成本中列支計劃外項目,擠占計劃項目的資金。事實上,由于政府近年來加強了對計劃外工程的查處力度,這種情形已較為少見。目前比較常見的是暗“吃”項目。暗“吃”項目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大量列支招待費。如2005至2006年度某道路工程開支業務招待費27.7萬元,超標準列支24.3萬元;2006年某改造工程開支業務招待費3萬元,超標準列支2.9萬元(依據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列支管理規定》第三款第一條“地方各級行政事業的業務招待費的開支標準,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得超過當年單位預算中公務費的2%”的有關規定標準計算)。
二、違規發放補貼。如某機關5名工作人員2005至2006年兩年在某公路項目中領取補貼7.9萬元;某機關7名工作人員2005至2006年兩年在某小區項目管理費中領取補貼3.4萬元。
三、超標準、超編制配備、使用公務車。如某機關2006年在用車輛7輛,其中定編3輛,超編4輛,超編車輛為調用各工程用車,相關車輛費用22.4萬元就在各個項目中列支;某堤壩建設項目在工程基本竣工但尚未辦理財務決算的情況下,用設備購置費購入34.8萬元的商務車一輛,辦好相關購車手續后即借調給主管局使用。
四、大量列支差旅費、會議費、考察培訓費支出等。如某項目2006年工程成本支出總額為587萬元,而其中各項會議費、差旅費、考察培訓費支出合計就有57.3萬元,占支出總額的近10%。
有了以上超標、違規支出,重點建設項目的管理費用就容易超概。如某道路改造項目管理費開支167.9萬元,概算批復建設單位管理費61.6萬元,實際開支超出計劃106.3萬元,是概算標準的1.7倍。
暗“吃”項目所造成的后果并不僅是管理費用超概這么簡單。重點建設項目專項資金使用的混亂不僅會導致建設資金的浪費、投資效益的低下,還不利于黨風廉政建設,更與建設節約型機關背道而馳。某些部門在專項工程資金中大量開支招待費、差旅費、會議費、考察培訓費及超標準配車的費用,是與各級政府明令禁止用公款吃喝、禁止揮霍浪費、減少不必要的考察培訓、改進會風文風、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相違背的;機關干部在專項工程中領取補貼也違反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及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和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的有關規定。
所以,應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專項資金的聯合監管。在專款下撥時,資金審批部門要督促資金代管(使用)部門列出使用計劃,按計劃撥款;在專款使用過程中,資金審批部門或監管部門要不定期抽查資金具體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從嚴追究;項目完成后,資金審批部門、資金代管部門,會同監管部門還應對項目進行聯合驗收,檢查并評價整個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益,以吸取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從上到下各部門聯合嚴格把關,才能真正剎住“吃”項目這股腐敗歪風,才能真正有利于建設出一支風清氣正的干部隊伍,一個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作者單位:南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