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新準則的變化對當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產生的影響,論述我國現行高職院校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主要問題,并以邵陽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為例,提出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新會計準則對高職院校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影響
(一)對高職院校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會計準則體系從過去偏重工商企業準則擴展到橫跨金融、保險、農業等眾多領域的39項準則,覆蓋了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填補了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業務處理規定的空白。如:企業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資性房地產、生物性資產、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與列報、保險合同的規定等等。這種變化要求模擬實訓教師不能只熟悉原有的工商行業知識,還必須涉獵新的金融、保險、農業等行業知識,但實際上,對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軟肋。實事求是地說,現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所掌握的相關行業知識多來自于自學,他們并沒有接受過相應的培訓,對新知識的掌握既不夠科學也不夠系統,從而造成解讀新準則、新理論能力上的欠缺,這對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和教研工作的開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實施模擬實訓的必須性與實用性提出要求
新準則中增加了對會計政策和方法的選擇性,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充分協調。新會計標準充分地體現了這一客觀要求,將實質重于形式列入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在資產計價、負債核算、收入確認和完善財務報告體系等重要方面與國際會計慣例基本一致。通過模擬實訓,確實使高職院校學生系統地掌握了會計核算的實際操作技能,縮小了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差距,能使學生畢業后較快適應會計工作崗位,縮小了理論性與實用性的差距。
二、現行高職院校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現行高職院校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材落后
現行高職院校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材沒有按新準則編排,具有一定的滯后性。2005級入校的學生沒有系統地進行新會計準則內容的學習,憑借的是考會計證、考助理會計師時的學習,內容不完整、不系統。而且新的教學大綱也沒有及時制定出來,老師在講授財務會計時,隨意性較大,有些參照考助理會計師的書,但內容稍嫌簡單,不便于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運用。
(二)學生學習做賬查賬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做賬時沒有被模仿的樣本。教師在模擬實訓室指導學生做賬時,通常是發給學生一些似是而非的單據讓學生處理。學生沒有可供模仿的成品,根本不知道該怎樣處理,甚至連最起碼的單據裝訂都不知道。于是,每個學生就想當然地在教師的描述中做自己想當然的賬,結果做出來的既不像實際工作中的賬,也不像教師所描述的賬。
2.學生學習查賬時沒有可供檢查的賬證。從查賬能力的培養來看,教師在教學中所做的往往就是告訴學生什么是順查法、逆查法、全查法、抽查法等等,學生可以將這些概念背得滾瓜爛熟,考試可以拿到滿分。可是,一旦深入到真正的企業中打開賬簿時卻茫然不知所措。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一些勇于改革的院校在查賬教學環節引入了案例教學。但是,現實情況是千差萬別的,案例不可能提供現成的答案。實際工作中,越是有問題的賬簿,表面上看起來越規范。學生需要培養的是怎樣發現問題的能力,而案例教學主要是告訴學生如何處理問題。會計校內實訓教學無法給學生提供可供檢查的賬證,也就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三、針對新會計準則的變化,邵陽職業技術學院(下文簡稱邵陽職院)高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能力素質,構建會計實訓教學體系的基本思路
邵陽職院針對教材滯后這一無法避免的事實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安排:1.學校統一組織安排針對新會計制度、會計實務和理論新問題的業務培訓班和研討會。2.組織校內外有關專家和骨干教師針對會計前沿問題舉辦講座,并有計劃地安排會計教師參加校外各類學術會議。由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逐步提高會計教師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會計實踐課的教學能力。為此,邵陽職院會計教師可通過校外會計兼職或其他途徑到企事業單位親身體驗一些會計實務操作,同時從企事業單位聘請一些既有豐富會計實務經驗又有較高會計理論水平的財務人員來校舉辦講座或兼職授課,以提高會計教師和學生的實踐水平。3.針對會計模擬實訓建立新的教學體系:包括教學計劃的調整、教學大綱的修訂、教材及實訓指導書的編寫、教學方法(包括備課、講授、展示、輔導、練習、實訓、成績考核和評定等)的改革、模擬實訓室的改進等系列內容,將環境模擬、角色模擬升級為對真實經濟業務的核算、對真實賬務的檢查和對真實會計資料的分析、運用。也就是將從書本中學習會計轉變為從真實的證、賬、表中學習會計,這不單是實訓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種教學理念的改革。提高學生做賬、查賬、用賬三個方面的能力,必須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在不同的階段安排不同的實訓內容。
(二)實際訓練
1.手工核算實訓與電算化會計實訓結合起來。現代會計工作的重心是對會計信息的運用,因此,手工模擬實訓和電算化模擬實訓是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邵陽職院將手工核算實訓與電算化會計實訓結合起來進行,在手工模擬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計算機模擬,從原始資料的輸入、記賬憑證的編制到自動登記賬簿和產生會計報表,讓學生從計算機上體驗會計工作的樂趣。同時,要求學生能熟練應用通用財務會計軟件,而且能應對財務會計軟件進行系統分析和簡單的維護。
2.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相結合。對模擬教學來說,從《基礎會計》中的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這些會計憑證入手,到登記日記賬、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這些具體賬簿,再到最后編制會計報表,是一般學校會計模擬實習教學的內容。在企業財務會計實務的學習中,可以分成出納、材料、工資、成本、總賬、報表等幾個方面,讓學生進行分類輪崗實習。這種實習比起前期《基礎會計》中的模擬練習來,難度有所增加。筆者認為,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專業教師,利用最新的會計資料,編寫相關的校本實習教材,這樣既突出了企業的會計特點,又可針對前期理論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練習。在模擬實習中,還要配備各種《基礎會計》中不常見的書面資料,如現金交款單、銀行進賬單、納稅申報表、銀行匯票申請書等,穿插在校本教材中。這樣一來,新《準則》的精神實質已融合在每一個實習環節中,學生通過摸擬實習,既可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對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鞏固和加深所學理論,為今后的就業和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