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guī)定,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可以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四類金融資產各有特色,其具體核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旨在對各類金融資產的基本賬務處理進行對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應用新準則。
金融資產是基于《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而產生的一個概念。該準則實際上并未對金融資產給出明確定義,而是對其確認范圍進行了規(guī)定。該準則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金融資產,是指企業(yè)的下列資產:(一)現金;(二)持有的其他單位的權益工具;(三)從其他單位收取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因此,根據準則可以認定,庫存現金、存放于金融機構的款項以及代表在未來期間收取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如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出保證金、貸款、投資等這些基本金融工具都屬于金融資產。金融資產按其具體核算特點的不同,又可以劃分為以下四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其中,第三類“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方法與原來的處理方法變化不大,筆者主要對另外三類金融資產的基本賬務處理進行分析、總結。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股權類、債權類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法
該類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公允價值發(fā)生的增減變動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即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該賬戶有別于“投資收益”賬戶,核算的是尚未實現的投資損益)。
會計處理時需要設置的賬戶: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一)取得金融資產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取得時的公允價值)
投資收益(發(fā)生的交易費用)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應收股利(已宣告發(fā)放但尚未發(fā)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支付的全部款項)
(二)持有期間收到股利或利息時
借:應收利息(債權類)
應收股利(股權類)
貸:投資收益
(三)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發(fā)生增減變動時
公允價值高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aolSAdCLFI4y0TQ5BNXDw==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作反向處理。
(四)出售金融資產時
1.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金額)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
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賬戶。
2.由于交易已發(fā)生,金融資產的價值已經實現,所以將原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的部分,轉入“投資收益”賬戶: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或反之)
舉例:某企業(yè)于20X6年1月1日購入債券,債券面值200萬元,票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