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結合最近幾年參加部門決算會審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就如何做好部門決算會審工作談些意見,希望對于提高一些單位的部門決算編制水平能有所裨益。
部門決算是預算執行情況的綜合反映,是政府宏觀經濟決策的重要參考,也是編制部門預算、實施科學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據。自2003年起,財政部確立了編制部門決算的工作方向。做好部門決算的會審工作對提高部門決算信息的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部門決算會審的基本原則
部門決算會審工作本著“全面認真審核、充分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解決”的原則,應著重從準確性、完整性和編制說明分析等方面分別預算指標、上年結轉、當年收支、年末結余和項目等情況進行審核,保證部門決算編報的真實性、完整性、填報口徑的準確性,并符合部門決算編報的其他有關要求。
二、部門決算會審的基本程序
(一)報表編制單位的自我審核
為確保部門決算信息的準確性,報表編制單位應安排人員對報表的編制情況進行復核。擔任復核工作的應該是熟悉單位基本情況、會計業務熟練、具有報表編制能力的中高級會計人員。審核的任務有:賬務處理是否完整,是否有不動用現金、銀行的業務(例如用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財政直接支付等)、尚未進行會計核算;預算內外撥款指標、實際撥款數、非稅收入上繳數與財政部門是否已經對賬完畢;上年度的審計調整是否已經進行了賬務處理;報表中有關機構、人數是否已同本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相核對,固定資產數據是否已經同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相核對;報表年初數是否已經同財政部門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上年部門決算的批復相核對;表間勾稽關系是否能夠全部滿足。由于報表編制單位的審核人員熟悉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所以報表編制單位的自我審核是確保上報報表準確性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二)主管部門的會審
主管部門組織的會審可以實行“先審核后匯總”的方式,即先逐個審核所屬單位的報表,修改無誤后再匯總上報。主管部門組織的會審要做的工作是:撥款指標、實際撥款數、上繳款項的核對;上年結轉數的核對;表間勾
稽關系的審核;應該進行文字說明的是否已經進行了文字說明。
(三)財政部門的會審
目前,財政部門對預算單位的部門決算也是實行“先審核后匯總”的方式,即先由財政部門內設的部門預算管理司(處、科)審核部門決算,再由國庫司(處、科)組織集中會審并整理、匯總部門決算數據。財政部門對預算單位上報的部門決算數據主要是進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