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美國政壇人氣最沖的女明星?目前顯然是問鼎白宮氣勢正盛的希拉里,而就在一個月前還是走馬上任敲響眾議長木槌的佩洛西。
在去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的“娘子軍”大出風頭,為該黨奪回國會控制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民主黨議員佩洛西成為眾議院議長,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議長;而希拉里以70%的得票率輕松連任參議員。加上現任國務卿、共和黨人賴斯,越來越多的女性活躍在美國政壇的最高層。目前美國女性擁有參眾兩院各16%的席位,50個州長中有八位“大姐大”,而近7400個州議員中女士幾乎占了1/4。婦女參與美國政治生活的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
她們一個個走上最高層
1954年,一個四歲的意大利裔女孩隨著父親進入國會大廈。她還不明白父親擔任的國會議員是什么意思,只是天真地望著這座宏偉的建筑。52年后,已經成為六個孩子的祖母的她,在這座宏偉建筑中最尊貴的位置上敲了一下木槌,宣布自己作為新的眾議長就職。她就是佩洛西。
1965年,一個11歲的黑人女孩隨父親參觀白宮,父親鼓勵她長大后要當美國總統。她回答說:“早晚我會在那座房子里工作的。”40年后,這個女孩躊躇滿志地成為美國國務卿。她就是賴斯。
1969年,一個22歲的衣著樸素、熱衷政治的白人女孩走進耶魯大學,她在那里認識了她未來的丈夫——來自阿肯色州的小伙子比爾·克林頓。23年后,她成為美國的第一夫人。38年后,她宣布自己將出馬競選美國總統。她就是希拉里。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在1900年以前,生育、性、教育后代是美國婦女的職責為當時的社會共識,這傳統三大“枷鎖”下的美國婦女的地位并不比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婦女高。20世紀以來,美國女權運動發展越來越快,成就斐然。從1848年到1900年的半個世紀中,只有四個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愛達荷州、猶他州)給予婦女選舉權,而從1900年至1920年的短短20年中,先后有32個州給予婦女選舉權,并在憲法中得以確定。20世紀60年代,女性解放潮流隨著民權運動興起進一步興盛,婦女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社會對女性地位和能力的看法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新觀念和思想隨著新一代的人成為社會主流而走上歷史的前臺,為女性走上社會最高層準備好了條件。
究其根本,經濟的發展推動了這一變革的發生,使美國婦女的基本生活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婦女從繁重的家務中解放出來,進入工廠操縱龐大的機器,男人的“專利”越來越少。中產階級婦女投身社會改革,不斷開闊視野;廣大女工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素養和文化素養;中下層婦女在爭取自身權益的斗爭中,意識到團結的力量,走向自我覺醒。知識經濟的興起加劇了這一趨勢,女性涉入政治成為這一歷史變化的集中表現。
男人不再一統天下

美國輿論認為,去年的中期選舉不僅是民主黨的勝利,也是美國女性的偉大勝利。美國女作家沃爾夫歡呼:“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這一天對美國婦女來說是多么重要,就像一塊巨石被搬開,我們昂首挺胸向前走。”連英國《衛報》也評論說,“美國婦女用選票表明,她們有掌握自己身體的權利,有爭取合理工資的權利,而最重要的是,她們有進入美國力量中心的權利”。
女性參政的新氣象還從側面折射出民眾對現狀和布什政府政策的不滿、企盼改革的心態。對外,美軍深陷伊拉克泥潭,伊核、朝核兩大問題看不到解決的希望。對內,布什政府忽視民眾福利,政策向壟斷公司傾斜,貧富分化、社會保障下降等社會問題叢生,總唱高調的共和黨內部不時曝出關于性和金錢的種種丑聞。要從恐怖主義的魔爪中拯救美國與世界的男性白人政治人物群體在群眾中的形象,從智慧、果敢、堅毅,逐漸變為頑固、保守、貪婪、愚蠢。這時候女性候選人以可親、開明的形象,反戰、平等的主張,獲得選民青睞。有種說法是,美國婦女之所以在這次中選踴躍投票給民主黨,就是為了報復小布什在墮胎問題上的頑固立場。
在男性一統天下的政治領域,佩洛西出任眾議院議長,開創了美國政壇先例,顯示了美國女性政治力量的崛起。在2008年大選即將開幕之際派生出一個新問題:既然可以有女議長,為什么不可以有女總統?
“我加入戰場,同時我將勝選……”
這句話應該是沖著“希拉里們”去的。希拉里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本星期”節目中表示:“我擔心,不管誰是下一任總統都將面對一大堆的艱難挑戰。所以,我首先要以非常謙卑的態度來面對這個問題,因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不論誰得到它。”一番話顯現出欲問鼎白宮之意。1月18日,希拉里的發言人沃爾夫森表示希拉里將在2月宣布競選總統。
可希拉里等不及了,1月20日她在網站上發表聲明,她將成立一個“探索性”委員會,為參加2008年總統競選作準備:“我加入戰場,同時我將勝選……”此前,她憑借政治影響力已經籌集了大約2000萬美元的競選經費,并且雇用了丈夫克林頓競選總統時的顧問班子。近日來,與希拉里準備競選有關的新聞還接連不斷。
希拉里以她在衛生保健領域的立場、對婦女問題的關注,以及對工會福利的關心、對發展替代能源的主張,成為美國自由主義的一面大旗。與白宮的政策相對照,她為美國選民提供了一個鮮明的選擇。而且,她還有八年第一夫人的知名度。毫無疑問,希拉里是目前民主黨聲望最高的政治家。
但是也有評論說,反對希拉里出任總統的人和支持她出任總統的人一樣多,而且支持和反對她的人立場一樣堅決。有人甚至說,如果最后民主黨提名希拉里競選總統,等于是送大禮包給共和黨。因此,如何軟化反對者的立場,是希拉里最要緊的任務之一。
希拉里能成功嗎
面對2008年大選,作為前哨戰的中期選舉給了民主黨更多的信心,但也釋放了一部分對共和黨不滿的情緒,給布什政府調整政策挽回威望提供了機會。布什新年后第一個國情咨文就提出了溫和的能源和醫療保健計劃,借以“懇求”民主黨掌控的國會能放他的伊拉克新戰略一條生路,試圖鞏固他的總統權位,但民主黨也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牌,最終鹿死誰手,殊難預料。希拉里能否贏得黨內提名的最大挑戰來自黨內大佬托德、參議員拜登、人氣帥哥奧巴馬,這些人無一不是強悍的對手。
生于夏威夷、現任參議員的奧巴馬是哈佛大學博士、芝加哥大學教授,父親是黑人,母親是白人,本人簡直就是美國價值的一個范本。盡管沒有正式宣布參選,但他最近說“美國人民渴望新鮮事物”,儼然以“新鮮事物”自居了。他目前在美國媒體上的風頭不亞于當年的鮑威爾將軍。從加利福尼亞州到紐約州,美國的知識界都在討論“奧巴馬因素”,不少大學的教授已經決定投票支持他。
特拉華州民主黨參議員拜登已公開宣布競選總統。他是民主黨在國際事務方面最有經驗的發言人,即將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外交事務中的威信是其最大的資本。
目前民主黨已經宣布參加2008年的總統大選的,還有前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查森、前艾奧瓦州州長湯姆·維爾薩克、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丹尼斯·庫西尼奇。民意調查顯示:愛德華茲領先于希拉里。但有專家認為,愛德華茲很難與希拉里和奧巴馬競爭。有分析家認為,目前資歷太淺的奧巴馬難以應對復雜的美國內外形勢,他的聲勢很可能是為希拉里開路的鑼鼓。
如果說佩洛西翻開了美國婦女從政的新的一頁,那么希拉里競選總統將打開歷史新的篇章。具備希拉里這樣雄厚資本的女性候選人也許就是歷史賜予美國婦女的機緣。在這樣的歷史關頭,希拉里能否創造歷史,就不僅僅靠能力,還得看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