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清在“刑法國際論壇”上指出加強法律監督,保障聯合國公約貫徹實施
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在第二屆“當代刑法國際論壇”上講話指出,在保障聯合國公約在我國刑事法治領域的貫徹實施方面,檢察機關擔負著重要責任,要通過加強法律監督來保障聯合國公約在刑事法治領域得到貫徹實施。
朱孝清指出,圍繞聯合國公約在刑事法治領域的貫徹實施這一專題進行研討,對于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加強合作、促進刑事法律的完善和聯合國公約的貫徹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擔負著對刑事案件批準逮捕、提起公訴,對職務犯罪立案偵查,對刑事訴訟、民事審判、行政訴訟實施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責。因此,在保障我國參加的聯合國公約在我國刑事法治領域的貫徹實施方面,檢察機關擔負著重要責任,要通過加強法律監督來保障聯合國公約在刑事法治領域得到貫徹實施。
第二屆“當代刑法國際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德國馬普學會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主辦,200余位中外專家出席了論壇。
完善制度建設加大監督力度
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案件
逐年下降
自2003年以來,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受理檢察人員違紀違法線索從2003年的5651件下降到2006年的3902件(2007年1月至8月為1935件);追究違紀違法檢察人員由2003年的424人下降到2006年的273人(2007年1月至8月為76人)。
據介紹,近五年來,高檢院完善制度建設,先后制定下發了《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檢察機關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六個嚴禁”規定》、《檢察機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責任追究暫行規定》以及《貫徹落實中央紀委〈關于中共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履行監督職責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建立了巡視制度、上級院負責人與下級院負責人談話制度、上級院派員參加下級院黨組民主生活會制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述職述廉制度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等。
各級檢察機關紀檢監察部門結合檢察權的運行規律及特點,突出重點,加大了監督工作力度。一是加強對檢察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二是加強對執法辦案活動的監督,在17個省級院116個地市級院開展了檢務督察試點工作。三是加強對干部選拔、重大經費開支和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等工作的監督。
民事訴訟法16年來首次修訂
全面保障公民申訴權
民事訴訟法修正案28日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這是民事訴訟法16年來首次修訂。修改后的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有了這一規定,當事人的申請將不會再杳無音信。
另外,修改后的民訴法則明確指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這消除了當事人申訴的心理顧慮。
把十七大精神轉化為
做好檢察工作的強大動力
24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高檢院機關傳達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大會,高檢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賈春旺主持大會并講話。他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把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的政治任務,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轉化為做好各項檢察工作的強大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發展。此前,高檢院黨組已于10月23日下午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一中全會精神,研究討論貫徹意見。
特許律師執業
應嚴格限制
“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的資深專家,要申請律師執業,可以不經過司法考試,但是應當另行考試。”25日上午,在分組審議律師法修訂草案時,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律師特許執業的條件應該限制得再嚴些。
律師法修訂草案第八條規定,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滿15年,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的人員,申請專職律師執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準予執業。
部分委員認為,這一規定有利于律師隊伍的發展,有利于緩解法律人員緊缺領域缺少律師的狀況,是符合現實需要的。但更多委員認為,既然律師法草案明確規定律師行業從業人員要參加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就應該一視同仁,堅持考試制度,盡量少開特許執業的口子。“不經司法考試”不應理解為不經過其他考試就可以取得執業資格,對”緊缺領域“的這類專業人員可以規定另行組織考試,擇優錄取。有的委員則明確建議將律師法修訂草案第八條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準許執業”,修改為“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考試、擇優錄取”。
檢察機關抗訴案件
法院改判和發回重審占三成
近兩年來,全國法院對各級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的案件改判和發回重審的占三成。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向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作關于完善審判工作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司法情況的報告時,透露了這個數字。
肖揚說,近兩年來,全國法院共審結各級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的案件25130件。其中原判正確予以維持的9698件,占抗訴案件總數的38.59%;改判6530件,發回重審1405件,占31.58%;以調解、撤訴等方式結案的7497件,占29.83%。
肖揚說,法院同時還認真聽取檢察機關提出的檢察建議,及時檢查和糾正案件審判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辦案程序合法,裁判實體公正。他表示,法院下一步要更加主動地接受人大監督,積極配合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自覺聽取人民政協和社會各界、新聞輿論的意見和建議。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形成經常性工作機制
26日下午,賈春旺檢察長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作關于完善檢察機關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執法情況的報告時透露,檢察機關已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監督的經常性工作機制。
賈春旺說,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是做好檢察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檢察機關自覺堅持和不斷完善接受人大監督的各項制度,始終把執法活動置于人大的有效監督之下。一是認真負責地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二是自覺接受人大對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三是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監督的經常性工作機制。
全國已有86%檢察院
實行了人民監督員制度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6%的檢察院實行了人民監督員制度,共選任人民監督員22282名,共有18204件“三類案件”接受了監督。這是26日下午賈春旺檢察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關于完善檢察機關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執法情況的報告透露的信息。
為了加強外部監督,切實防止和糾正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執法不公的問題,經中央批準,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03年10月部署開展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明確規定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中,由人民監督員對檢察機關擬作撤案、不起訴處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決定的“三類案件”以及立案不當、超期羈押、違法搜查扣押、不依法給予刑事賠償和檢察人員違法違紀辦案等“五種情形”進行監督。目前,全國已有86%的檢察院實行了這一制度。
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建立健全檢察機關監督機制
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向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作了關于完善檢察機關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執法情況的報告。他要求全國檢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落實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主題,在建立健全檢察機關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執法上不懈努力。
中國檢察制度系列
專題講座清華開講
10月25日,圍繞司法體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大檢察官戴玉忠給清華大學法學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據悉,此次講座為高檢院政治部分別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國檢察制度系列專題講座的首場。該系列專題講座中,一批檢察系統的資深檢察官和業務專家將走上大學講堂,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和檢察機關的職能,與高校學生進行近距離交流。
據了解,為推動檢察機關與高等政法院校的合作,鼓勵法學院在校生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學習和研究,有關法學院校建議將中國檢察制度系列講座按學校相關規定計入學分,并將檢察學作為一門選修課納入本科生教學計劃和教學課程中。
首屆中日犯罪學
學術研討在京舉行
10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日中犯罪學學術交流會聯合主辦,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承辦的“第一屆中日犯罪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中日兩國刑罰執行機構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圍繞“精神障礙者危害行為與犯罪預防”主題,分別對精神障礙與保安處分、精神障礙與責任能力和精神障礙者危害行為的預防對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據悉,從今年起,中日犯罪學學術交流活動將定期進行。
全國民行
檢察實務培訓結束
全國民事行政檢察實務培訓班月底在湖北武漢結束,來自全國檢察機關的近400名民行檢察辦案骨干參加了培訓。培訓圍繞民行案件、公司法、物權法等內容展開,專門聘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湯維建、王軼以及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林莉紅等知名專家授課,高檢院民行檢察廳法學博士孫加瑞、湖北省檢察院部分民行檢察專家,也受邀講授民行檢察辦案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2007中原民事行政檢察論壇
舉辦
2007中原民事行政檢察論壇10月26日在河南南陽召開,會議以方城公益訴訟首案10周年為契機,對10年來河南省檢察機關開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的實踐探索進行了經驗總結,對出現公共利益受損但利益人非特定的情形下,檢察機關是否應當、是否有權介入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以及如何介入民事行政公益訴訟進行了深入探討。高檢院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民行檢察干警與專家2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研究中心、高檢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河南省檢察院主辦,南陽市檢察院承辦。
城市安全與和諧法制建設
研討會在滬舉行
在《突發事件應對法》即將實施之際,由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等主辦,上海市立法研究所等承辦的“城市安全與和諧法制建設研討會”十月底在上海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和來自上海、重慶等地人大、政法機關以及部分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共200余人出席。研討會圍繞“城市安全與民生,國家和諧與法治”這一主題展開,話題既涉及城市安全與防范的實務研究,也涉及社會綜合治理與公共安全等內容。據悉,此前主辦方已向社會各界征集相關論文119篇,上海檢察機關提交的兩篇論文獲獎。
賈春旺等高檢院領導
親切會見掛職干部
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掛職的第六批地方檢察干部30日圓滿結束了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常務副檢察長張耕、副檢察長邱學強今天下午親切會見了部分掛職干部,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合影前,賈春旺和17名掛職干部一一握手,并仔細詢問來自哪個檢察院,對他們一年來為高檢院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張耕、邱學強分別與掛職干部握手表示感謝。
合影后,高檢院政治部有關負責人與17名掛職干部進行了座談。政治部有關負責人希望掛職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學以致用,把掛職期間所學本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17名掛職干部則動情回顧了自己的掛職經歷,暢談了掛職期間的體會,并表示回到各自工作崗位后,要把掛職期間學到的理念、思路運用到實踐中去。
據悉,高檢院第六批地方檢察機關掛職干部共有20人,均來自地方各級檢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