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而高血壓患者一旦確診,需要長期或終生服藥。但許多高血壓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過于依賴醫生,從而忽視了對血壓的自我監測。許多病人都不清楚人體血壓的變化規律。事實上,我們的血壓通常在早晨6點~8點和晚上6點~8點會達到高峰。而有的患者對自己血壓波動的情況并不十分清楚,有的患者會因為沒有出現明顯癥狀或暫時沒有出現并發癥,就不關心自己血壓的高低了。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必須了解自己的血壓,監測自己的血壓,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血壓,必須掌握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以及測量血壓時的注意事項。
血壓的正常值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舒張壓在91~94mmHg(12.1~12.5kPa),為臨界高血壓;而高壓在130~139mmHg,低壓在85~89mmHg的血壓為需要警惕的血壓。
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
患者可取坐位或臥位,卷袖,暴露一臂,必要時脫袖。
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手臂位置(肱動脈)應與心臟同一水平。
放平血壓計,排盡袖帶內的氣體,纏于上臂中部,松緊以放入一指為宜。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開啟水銀槽開關。
戴好聽診器,將聽診器胸件置于肘窩肱動脈搏動最明顯處,用手固定。
另一手握住輸氣球,關閉氣門并向袖帶內充氣,至肱動脈搏動消失。再將其上升20~30mmHg(2.67~4kPa)。
緩慢放氣,速度以水銀柱每秒下降4mmHg(0.5kPa)為宜,同時注意水銀刻度和肱動脈聲音的變化。
當聽診器中出現第一聲搏動聲,此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當搏動聲突然變弱或消失,此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測量結束,排盡袖帶內余氣,擰緊氣門上螺旋帽,整理后放入盒內。血壓計盒蓋右傾45°,使水銀全部流回槽
內。最后關閉水銀槽開關,蓋上盒蓋,平衡放置。
量血壓時的注意事項
高血壓患者的家中應使用一臺水銀血壓計,這樣才能量得準確。
清晨起床前測得的血壓較準確。
測量血壓前患者應先休息幾分鐘,然后再測量。
視線應保持與水銀柱彎月面同一水平。
聽診器的胸件不應塞入袖帶中,否則會使血壓值偏低。
放氣太慢,使靜脈充血,舒張壓偏高;放氣太快,則聽不清聲音的變化。
測完血壓后應隔幾分鐘后再復測血壓。如此反復三次,才能確定血壓值。
血壓計勿放在高溫、潮濕的地方,以避免橡膠變質,金屬生銹。
定期到有關單位進行血壓計的檢測,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據《家庭醫學》
編輯/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