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性愛的美妙在于回味,猶如嚼青橄欖,舒服是后來的“波及”,我的高潮在別處。
我從小就有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晚上臨睡前清理一下白天的所作所為,所見所聞,是一件愉快而踏實的事,仿佛沐浴后自己臨鏡吹發梳理,清香、溫暖、輕松。哪怕新婚之夜,我也沒有放過這一機會,當時,丈夫陳起還笑我“浪費良宵”,我反駁說,是“浪漫良宵”。結果,在枕邊趴著寫日記的我,就被“性”急的新郎給霸占了,天亮后,我翻開那本粉紅的日記,在落滿陽光的書桌前,寫了第一篇很亂很色的“遺情記”,有關我們夫妻床上的事,尤其是丈夫的“丑態”,其實內心是甜蜜的。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我第一次體味到寫性愛周記的動人之處,仿佛再經歷一次性愛,由內到外,從靈魂開始愉悅,然后一股暖流傳遍全身……從此,我給自己布置一個美麗的新任務,一般是每星期天晚上要記下當周丈夫光顧我的次數、質量報告、時間長短以及我們的床上語言、彼此的興奮度、快樂級別……有時,干脆做完愛就寫,并成為我們夫妻性愛后戲的一部分,有時丈夫也加入“口述”,我執筆,很有情趣。
這一寫,就堅持了近20年。42歲生日當天,剛好是周日,我趁丈夫出差不在家,重新翻出陳年“性周記”來看,不禁一笑,這是怎樣的一沓“遺情記”啊!它記錄了我和陳起的愛情,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更有意義的是,讓我看清自己的情欲變遷以及丈夫的性需求、性喜好的發展軌跡與特點。我驚訝地發現,20多歲時,丈夫是進攻型的,攻城略地、氣勢如虹,這個階段,他霸道、占有欲強,一味追求對方滿足他的欲求。30多歲這一時間跨度里,丈夫的性表現相對有些消極,激情日見平淡,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他床上禮儀及性愛修養卻有所提升,喜歡相互配合取長補短,而且在乎我的感受,常常問我“快活嗎”,私心沒有那么重,重視兩人互動交流。之前,我的“遺情記”對他而言是公開的,所以,丈夫的性愛智商提高,得歸功于那些周記,潛移默化中,他會從我的只言片語中感受到我的喜悅、不滿與期望,在和風細雨中,改變他一些不良的性觀念,讓他明白,女人的性愛是廣義的,是可以泛化到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細節的,而且高潮是一種很個人很主觀的感受,從而促進他為性而多愛,愛即是性。
40歲過后,事業有成的丈夫好像又有新變化了,這家伙也與時俱進!很多時候,他只想抱抱我,或者做些邊緣性的親昵動作,好像有種強烈的保護欲,只想關心你,或輕拍你入睡,甚至對我們家小保姆也關懷備至,噓寒問暖,有時我會莫名地吃醋。聽同事說,男人到了40歲后,特別喜歡去愛一些年輕的女孩,有種強烈的“幫助欲”,當然這里面含有“愛”,甚至有人會去娛樂場所“拯救”一些小姐……這天晚上,丈夫再次和衣抱我,我托著他的下巴,咄咄逼人地問:“老公,聽說男人在更年期,總想找個干妹子關懷,你有這種欲望嗎?”想不到丈夫這回出奇地坦白:“實話實說,還真有。不過,我的責任感會約束自己,我不想晚節不保,并且在你遺情記中我不想有什么不良記錄……”我喜歡丈夫的回答,誠實與勇氣,是中年男子最需要發揚的品德,我抱緊他,用體溫感動。可事后幾天,在一個偶然機會里,我發現垃圾袋里有團帶精液的紙……原來丈夫有手淫記錄,這猶如晴天霹靂,我非常震驚,他怎么可以這么單干而不需要我,有種莫名的失落、不安還有羞辱。當時我恨不得馬上抓住他,撕著吃掉。最后,我借著寫“遺情記”,讓自己的情緒平緩下來。當天午夜,我主動把自己寫的東西翻給他看,丈夫不自然地笑了:“你真厲害!”
而我的問題只有三個字:“為什么?”難道我不夠好,沒有女人味,還是因為徐娘半老?丈夫在我逼迫下,終于說出實情,原來都是我的“遺情記”惹的禍。他說,每次看我寫的東西,總有一種被剝光褲子體檢的感覺,特別是中年后,因為在自己性愛次數及質量下降的情況下,如果太太又津津有味地加以點評扣分,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與負疚感,總覺得自己雄風不再,做得不夠好,不能滿足太太的欲求,而這是很累的。男人很多時候,性愛只是為了擺脫工作壓力或生活焦慮,而太太的“遺情記”顯然已成為他的沉重十字架,無時不影響他的荷爾蒙分泌。而婚內偶爾手淫,只是圖一時之快,純粹為了性,為了發泄,不必理會對方感受,只要“一個人被五個人打哭”(男人手淫),就可以放松自己,更不會受太太批評、戲弄……
聽了可憐丈夫誠懇的內心獨白后,我內心全是悲天憫人的水,也終于明白男人為什么累,也知道了他為什么那么喜歡關心天真無邪的女孩,也許我太老到了,而且給他的感覺是我要求太高,不好擺平或不易滿足,從而使他退卻。也好,夫妻之間不可能沒有問題存在,因為和諧的背后是永不停歇的調整與妥協,世事在變,人心在變,性需求也在變,曾經的“遺情記”是我們引以為驕傲的催情枕邊書,而現在也許我們已不需要它了,有時,性愛這東西,還真不能講得太明白,難得糊涂是情感保鮮的秘訣之一。我最終燒掉了遺情記,然后埋頭在丈夫懷里,任他撫弄。白天那個高貴絕倫的發髻散了,也許我只要發亂、心亂、迷亂在他懷里,讓他給我指路,這是我全新的內心建設,由他做主,滿足他的性領導地位!其實,我也喜歡這樣。我們皆大歡喜。據《健康天地》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