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蓋茨50歲,楊致遠40歲,陳天橋30歲時,一些80后財富新貴正在集體浮出水面,他們叛逆,但并不遠離現實,他們身上有著與年齡并不相符的成熟與老練,以別人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崛起,帶領著數十、上百人的團隊,擁有著千萬甚至過億的創業財富。在這個商業時代,他們正借助資本的力量,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向著真正的企業家地位邁進。
點評嘉賓: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 趙紅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寧向東
財富新貴團隊:
泡泡網CEO 李想
泰科集團總裁劉琦開
Majoy總裁 茅侃侃
康盛創想總裁戴志康
電影導演兼網站總裁程亮
80后財富新貴
具有不可救藥的自信甚至有點狂?
>>嘉賓觀點:
俞敏洪(新東方學校校長):我覺得這兩個說法都不恰當,80后簡單地說,應該是最沒有傳統負擔的一代。

沈冰(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我覺得首先青春無罪,狂妄也無罪,因為有的時候“狂”字代表了一種激情,代表了一種對成功、對夢想無可救藥的激情。
黃金星(江西理科狀元): 我自己也算80后的,所以接觸這個人群比較多,我覺得80后有很狂的,也有非常成熟的。
>>新貴自我剖析:
李想:做得好的情況下就是自信,做不好的情況下就是狂。
劉琦開:借用新東方俞校長說過的一句話,你必須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所以自信是必備的,至于狂嘛,那看怎么做事。
茅侃侃:我覺得誰都年輕過,誰都狂過,這個歲數可能就這樣。可能說話大大咧咧,嘴里沒有把門的,讓人誤以為你什么都無所謂,不知天高地厚。
戴志康:我覺得作為年輕人,可以外表沉穩內心狂野,兩種狀態同時存在。就像我們做互聯網行業,每個人都在吹泡泡,把事業逐漸吹成一個大泡泡。
程亮:我覺得我不是很狂,第一是狂不起來,第二是只有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才特地狂一點,因為像我這個年紀做電影也好,互聯網也好,很多人會不相信,所以有時候必須假裝狂一點。
80后成功與教育程度不相關?
數據顯示,因為跳入商海的時間較早,所以80后的財富新貴有一個驚人的相似,學歷不高。李想高中生,茅侃侃初中畢業,高中只上了一年。戴志康雖然有大學學歷和學位證,但其中也頗費周折,本來肄業的他,因為新聞媒體大力報道了他的創業之路,最終才被學校認可允許畢業。
俞敏洪:不管是侃侃還是李想,我相信他們自己做事業的過程中間,一定在不斷地加強學習。學習互聯網的專業知識,向別的公司學習,向成功的企業家學習。雖然學位跟他們的成功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我相信他們的教育程度和自我教育程度,跟他們的成功一定有關系。

沈冰:相關。我認為教育在每個人的成功道路上,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客觀地說,能夠在自己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有很好的機遇創業,并且能夠在同齡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財富新貴,這樣的人不是非常多。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最后成功,取決于很多的因素,但不能把教育的力量全部否定。
我認可的教育是概念本身,并不特指某一種教育,而且我相信我們的教育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黃金星:我在清華待了六年,比較有感觸。我的周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碩士生、博士生比比皆是,但他們出去找工作也很困難,原來有一句話叫“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其實現在還是存在這個情況。
茅侃侃:雖然學歷很慘,但我一直堅決擁護那些中產人士,他們受過良好的系統化的高等教育,比沒有受過系統化教育的人生存能力強很多。
戴志康:有句話我非常認同,“不怕你在學校里不上課,就怕你在社會上不讀書。”因為我父母、外公外婆都是老學究,他們給我規劃好的路線是,上學-出國-回來打工—自己創業—養老,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報了新東方的課程,結果,回自己學校上課很不習慣,節奏太慢,我就不太想去學校了。我跟我爸媽說,一年后我要成為這個領域技術上最牛的人,果然一年后我賺了十幾萬塊錢,代價是功課全部掛掉了。
李想:我覺得家庭教育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在每月的頭一天給我當月的零花錢,如果第一天全花光了,剩下的29天就只有看著別的小朋友吃雪糕的份,或者我也可以把錢攢起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高中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去賺錢了,對后來的成長影響非常大。
劉琦開:比起李想的父母,我爸爸更絕,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把家里所有的收入都給我,讓我負責全家的所有開支,柴米油鹽醬醋茶,我的學費等等其他的一切。
>>嘉賓點評:
趙紅:在美國很多媒體把80后形容為垮掉的一代,甚至和嬉7e85015ce73a555792d2cdca659fc032皮文化相提并論。但我發現中國的商界比較有趣,特別是在互聯網界,有一批80后集體浮出了水面,和他們上一輩相比,他們沒有經過太多苦難的浸泡,也沒有經歷過扭曲的市場磨難,他們非常勇于技術創新、科技創新,他們很陽光,而且也很直率,這些優點難能可貴。

寧向東:他們身上印證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古話。但也包含另外一種意思,懂得的知識少,有欠缺。如果把教育比作結網,經商和工作比作打魚的話,比較早地沖擊商海的人,就像是拎著一米的網去撈魚,而更多的人為了撈魚時把握比較大,就會去學校把網織得更大一點。可以這么說,站到山頂的所謂成功者,其中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也有一些是屬于比較早退學的,但多數人還是按照教育的規律發展的。
80后財富新貴
能否長成商業領袖
正方代表:陳曦
反方代表:俞敏洪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