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上下掀起學習十七大精神高潮之際,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和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聯合舉辦了“學習十七大精神,深化行政與政治體制改革”的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著重探討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政治發展的新方向、新理念、新舉措,深入探討了十七大在推進行政與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理論創新和戰略意義。在會上,學者們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見仁見智,結合自己的研究體會和學術實踐,提出了很多富有創見性的思考。
正確把握中國政治發展的新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學者指出,十七大報告中最為重要的重大理論觀點就是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且賦予了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提法大家并不陌生,但十七大報告闡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和外延都與時俱進了,生動體現了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一個行動綱領。
深刻認識我國政治發展的重點難點,大力推進我國政治體制與行政體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權力制約監督機制,有學者指出,首先應著眼于完善干部選拔機制,從源頭上防止干部的帶病提拔,可以在現實制度設計操作上探索建立提名人制度、提名人公示制度、考評任用分離制度、職位說明書制度、民意否決制度和干部任用過程記錄制度等等,用這些可操作的制度來防止用權者的權力運用不受利益集團左右,保證正確行使和運行。有學者認為我國現在處于從權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轉型期,反腐的成功僅僅靠領導的重視是不行的,必須強化制度反腐才能成功。
努力探索我國政治發展的具體途徑、方式、程序,大力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民主”一詞在報告中出現了60多次。有學者提出嘗試探索一條新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建設之路,具體講就是開放體制,與公民社會融合,擴大公民參與,吸取廣大人民的智慧;有學者則認為,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有序發展,還要從擴大黨內民主著眼,十七大開啟了黨內民主新時代。要重視和關注基層和地方組織在黨內民主方面的試點和探索,這些探索為黨內民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視野,為黨內民主制度創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應該在民主實踐中不斷深化。與會者普遍認為,報告中提出的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等重要表述,將是未來5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未來政治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