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的角度上看,快是指速度,好是指質量。而事物的質又是多方面的,有等級的。所以我們要在經濟發展中不斷地向更高的質量邁進,高標準的生產才是真正的好,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
今年,被稱為中國版RoHS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一場綠色環保風暴席卷了電子配件企業和眾多家電廠商,一方面生產RoHS配件的眾多配件企業訂單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家電廠商的利潤一再減少。電子產品遇到了難題。
過去人們常常把產品的高技術含量當做重要的指標,現在標準又在提高,例如現在的歐洲不僅把生態指標提高,而且對高科技電子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指標。所以我們的出口產品,不斷地遇到新的挑戰。
從世界工業發展史來看,只注重企業生產不顧環境保護的例子也有不少,有名的英國倫敦霧都就是如此。當今的發達國家,也經歷過先發展后治理的過程,所以20世紀以來,環境保護、產品本身的污染程度,甚至電子產品的輻射程度都被提到重要的高度。這是21世紀以來的新動向。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如何應對?這是應該深刻思考的大問題。聰明的人,不僅善于在自己的實踐中總結經驗,也要從別人的實踐中吸取經驗,不要再犯前人已經犯過的錯誤。
實際上,人與自然的關系,涉及到幾個層次,生活環境、生產環境,而在生產環境中,又包括工業生產、農業生產、漁業生產、畜牧業生產等等,每個領域的生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自然環境。
目前我們遇到的一個大問題是:生產發展與自然環境如何協調,如何做到既發展生產,又重視環境保護,達到生態平衡?
我們注意到,一些小企業實際上只考慮企業本身的利益,甚至可能存在著僥幸心理,好像覺得,我這個企業很小,這條河很大,這條江很長,我排點污水沒有關系。于是你覺得沒有關系,我覺得沒有關系,結果匯聚起來就形成了嚴重的后果。因為事物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部分是要影響全局的。所以,這里有一個思維方式問題。
企業要發展,地方要發展經濟,這種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進一步看,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只是簡單地追求GDP。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要使人民生活在一個清潔的環境中。即使從經濟的角度看,如果陷入邊污染、邊治理的循環中,那也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們要注意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諧就是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
如果,我們從哲學思維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就是如何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因為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上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要從聯系中把握事物的關系就要有一個動態平衡的意識,做一件事,要考慮它與其他事物的聯系,要考慮后果,要爭取達到最好的效果。經濟要又好又快地發展,快和好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簡單地追求GDP,只顧快,不顧好,最后又要為污染付出代價,實際上也影響了快。從哲學的角度上看,快是指速度,好是指質量。而事物的質又是多方面的,有等級的。所以我們要在經濟發展中不斷地向更高的質量邁進,高標準的生產才是真正的好,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
我希望地方干部能學點哲學,提高思維水平,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學會辯證的思考,凡事要想到大局,要想到長遠利益,同時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對企業進行教育。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想問題,看問題,就能避免少走彎路。其實,這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地方都這樣想問題,就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就可以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性發展。(作者系南開大學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