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王爾德是英國19世紀末頹廢的唯美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然而,有誰會想到,這位19世紀最偉大的英國文學家,在臨死的時候竟會一文不名,連房租都得由朋友代付。王爾德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伏,時而如日中天,時而一落千丈。這位不齒于摹擬生活,追求理想藝術的文學家,卻發現自己的童話《快樂王子》驚人地預寫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說,通過王爾德的童話,我們可以窺視到王爾德靈魂最深處的秘密。金衣寶石不在的王子被世人所拋棄,一如王爾德自身的寫照。
王爾德的童話確實是獨樹一幟,因為是童話,使得他能夠表達在普通文學文體中的不敢所言,因為在童話中,沒有讀者和評論家認為所謂生活是真實的,然而,王爾德唯美的童話卻恰恰是他至真思想和美幻理想的轉喻。在童話《快樂王子》中,王爾德贊譽了快樂王子的自我犧牲的高尚心靈;同時也委婉的表達了他對同性知己的心靈的真切渴盼,當然,后世的評論家認為有“同性戀的趨向和標志?!?br/> 《快樂王子》是王爾德最著名的童話。在這篇童話中,它講述了一位王子的心被換成鉛鑄的之后,反而更加地富有人類的同情心:他拒絕人類的縱樂主義,也放棄了他的唯美主義,他對燕子哭泣道:“我看見我的城市里的一切丑惡,一切悲慘凄涼,盡管我的心臟是鉛制的,可我不能選擇,只好哭泣?!毖嘧釉诳鞓吠踝拥谋瘋榈摹般U鑄”的心靈的招呼中,開始摒棄了原先的世俗主義,開始了他們的救助窮苦人民的自我犧牲之路。燕子最后因為寒冷死去了,快樂王子的心也在那個寒冷孤苦的寒夜破碎了,然而,正是因為快樂王子的感召,燕子獲得了他生前的心靈的新生。在童話的結尾,上帝接他們進入天堂,因為他們是“這城市里最珍貴的兩樣東西。”
快樂王子曾經具體的描述過他生前的生活狀態,當他“有一顆人的心臟時”,他住在“悲哀不能進去的逍遙宮”,整日沉溺于歡宴舞會中,不知痛苦和丑惡為何物,不知眼淚是何物。這樣一個在歡娛中度過一生的王子,死后被制成塑像“高聳在城市上空”。可這里畢竟是在逍遙宮之外,所以縱然王子塑像的胸中只有一顆不能跳動的鉛鑄心臟,可目睹了這丑惡貧窮的真實世界,王子哭了。宮墻內外的兩個世界的對比,使王子驚醒過來。一個一生不知道痛苦、不知道憐憫的快樂王子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痛苦王子。他懇求過路的燕子把寶石、金箔,把使自己光耀的一切都捎給了窮苦的人民。收到幫助的貧婦的男孩能夠覺得好多了“而沉沉入睡”;在饑寒中不能完成劇本的作家“臉上露出快樂的樣子”;廣場上賣火柴的小女孩“笑著跑回家去”,孩子們那由于饑餓而蒼白的瘦臉上出現了血色,露出了笑容。在快樂王子的外表形象和內心世界始終是矛盾的:當他活著時,他是快樂的、不識憂愁的,終日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此時他內心世界是蒼白的、冷酷的;他死后鑄成的塑像外表也是快樂的,身上的妝飾也是由黃金鑄就的??僧斔吹侥乾F實生活中的苦難悲哀時,他的心是痛苦的,即使到了最后他把身上所有的寶物都獻給了貧苦人,他的外形已是斑駁凋零的丑態,盡管當時的世人并不理解他,政府要人也因其丑陋不堪將其運到鑄造廠里將其毀滅。然而,我們卻已強烈的感受到他那豐富而美好的內心世界。那顆鉛鑄的心,又是怎樣一顆善良、悲憫的自我犧牲的高尚之心。
看看王爾德的一生,恰恰正是前半生的倜儻榮耀和入獄后落魄凄涼,“他的一生,有過因杰出的才華而眾星拱月般的榮耀,也有過因放浪不羈、聲名狼藉而墜入萬劫不復的精神地獄的悲慘。快樂時他是一只在天地間自由地吃取快樂之果的無憂鳥,放浪時他是向地獄最深處潛去以攫取惡名的撒旦,悲哀時則是終日以淚洗面、痛心疾首的圣徒……”(奧斯卡·王爾德自傳序)。王爾德在倫敦警局的一次掃黃行動中被發現有猥褻行為,還被證實是個同性戀者。他愛上俊美不羈的年輕爵士道格拉斯而遭到爵士父親的控告。當時的英國法律不允許同性戀。于是,他被訴訟,公眾對他厭惡不堪,落井下石,他的書被查封,戲劇停演,房子里的名畫與青花瓷器都被賤賣,最后被判入獄。監獄惡劣的環境、黑暗的管制使他痛不欲生。剛入獄的幾個月,連讀書寫作的權利也沒有,初失自由的王爾德被憋悶得喘不過氣來,每天都在近乎瘋狂的掙扎中度過。當時看守他的獄卒馬丁憐憫他的不幸,常常暗中照應他。馬丁將王爾德獄中的生活逐日記錄下來,后來以《獄中的詩人》為名整理出版。在這部書的扉頁上,醒目地寫著幾個大字:“莫讀此,倘使你今天要幸福。”可以想見王爾德在獄中的悲慘境遇。王爾德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當我入獄時,我只有一顆像頑石一樣的心,我只得追求享樂。現在我的心完全碎了,現在是同情充滿了我的心胸,現在,我知道同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美麗的東西?!蓖鯛柕碌拇朔挒樽x者解讀《快樂王子》完成了一個最好的注角。在王爾德的前半生當然如快樂王子一般,逍遙快樂不知世間愁苦為何物,當王爾德鋃鐺入獄之后,在快樂王子換成鉛鑄的心之后,同情和悲憫蕩然在心中,感嘆人間疾苦,批判上層社會之虛偽和冷酷。天上人間,個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而可貴的是王爾德看到更多的是快樂王子的自我犧牲精神。或許也正是王爾德在世間的如同王子般的犧牲,才使得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世人給予他的是更多的同情、憐憫和公正的評價。
王爾德的快樂王子中還閃爍著一種對于同性知己生死相從的決然悲壯之情。那只最明白快樂王子的悲痛的燕子恰恰是王爾德內心渴盼摯友和愛人的體現和象征。燕子體現了人類最慈善和憐憫的品格,在快樂王子的感召下,他明白了他的那顆有著基督一般的慈愛的心靈,并為之感化,燕子遠離了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行為,他開始在兩者之間愛的感應下成為快樂王子的信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開始在悲苦人間傳達愛的福音,最后為了快樂王子的愛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燕子在冬季來臨之前來到了快樂王子的城市,他為快樂王子的善良和奉獻所感動,一天一天地陪伴著快樂王子,直至隆冬,燕子知道自己不可能飛到埃及——他的同伴們期待他的美麗世界,他知道王子塑像失去的是裝點自己的飾物、寶石,而自己要失去的是生命,可他還是發誓要相伴王子,“我將永遠和你在一起”,因為“我愛你”。最后他溘然倒斃在王子的腳下,而王子的心恰恰破碎在那個寂冷的冬夜。那種悲涼、哀婉躍然紙上,讀者的悲愴之情難以遏制。
王爾德的一生也是尋找知己和愛人的一生。然而,在他的真實生命中,卻沒有有幸得此知己和愛人,盡管王爾德付出了自己真摯的愛和美麗的靈魂,可是在他變得“破爛不堪”之時,被社會和世人“扔到塵土堆中”之時,他的靈魂知己——燕子并沒有也躺在那里。王爾德為了一個無情的人毀滅了自己天才的一生。他與艾爾弗瑞·道格拉斯勛爵的感情并沒有王子和燕子的惺惺相惜同甘共苦的境界。王爾德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是一個充滿偏見且極為注重傳統禮教的時期。他愛道格拉斯,并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無論道格拉斯做出多么無禮甚至可怕的舉動,他始終原諒他。從另一方面來說,深深為希臘文化所著迷的王爾德,并不認為他們之間的感情有什么不妥——“它是美的,是優雅的,是最為崇高的感情。只要年長者擁有才智,而青年又擁有生命的歡樂、希望和歡鬧,它就不斷地在年長者和青年間存在著?!蓖鯛柕抡J為這是一種希臘式的愛戀,是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是高尚的。然而,王爾德的摯愛卻在他最需要幫助之時投井下石,殘酷的轉身而去。在王爾德因為同性戀之罪接受審判時,道格拉斯在法庭上當證不證,親手把他推入地獄,而在王爾德入獄兩年時間里沒有為他寫過只言片語,甚至沒有口信,什么都沒有,反而是利用他和王爾德的特殊關系大撈一筆。兩年的牢獄苦役已足夠摧毀一位藝術家的一切,特別是,當他的心已被悲愴充滿。道格拉斯的膚淺和無情毀滅了一位大藝術家的靈魂,也恰恰構筑了王爾德后半生的悲劇。尋找知己和愛人的王爾德的一生,沒有快樂王子的幸運——得到了燕子的理解和上帝的垂青;王爾德的后半生窮困潦倒,無疑是另一半“知己”的冷漠無情。王爾德一生中最致命的一點無疑是——他找錯了自己的“燕子”,和他有著同樣美麗靈魂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