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卡內基曾經是美國最富有的人。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便從他的家鄉蘇格蘭來到了美國。他干過各種各樣的零工,直到最終成為美國最大的鋼鐵制造大王。那時候,曾經有43個百萬富翁為他做事。要知道,在當時,百萬富翁可是非常罕見的。那個時候的100萬美元至少相當于現在的2000萬美元。
一位記者問卡內基,你怎么會雇43個百萬富翁為你工作?卡內基回答道,你應該記得,他們剛開始為我工的時候,他們并不是百萬富翁。他們成為百萬富翁,是為我工作的結果。
這位記者又接著問道:“那么,你又是如何把這些人培養得對你如此具有價值,以至于你甘愿付給他們百萬之巨的報酬呢?”
卡內基回答道,培養人才和挖掘金礦的道理是完全一樣的。當開采金子的時候,每獲得一盎司的金子,都要先去除幾噸的礦渣和廢石,但是,人們進入礦區,并非為了尋找礦渣,而是為了尋找發財的金子。
這正是管理者看待員工的正確方法。不要去尋找他們身上的缺點、瑕疵和毛病.那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是為了尋找發財的金子,而非礦渣;我們是為了尋找優點,而非短處。事實上,當我努力地去尋找他們身上更多的“金子”時,我就能發現更多的“金子”——他們就得到了非常多的財富,我也獲得了更多的財富。
(吳拘格薦自《創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