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日在3月,可每年此時都是我情緒最低落的時節。因為我總是很少收到來自同學的賀卡和禮物。
我不是期待有人送我貴重的禮物,可是收不到禮物說明我的人緣不好,這讓我很失落。看著鄰桌生日時收到那么多的賀卡和禮物,說實話,我有點妒忌,有點傷心。
從小到大,我都是大人們口中的“榜樣人物”:我刻苦學習,盡力當好一個班干部,努力把老師要求的每件事都做到最完美。我贏得了許多榮譽,卻沒有贏得好朋友。我知道大家都說我傲,說我嚴肅刻板。以前,我常安慰自己——優秀的人當然曲高和寡,只要學習好,大家自然會尊敬我。可如今,課外活動打籃球時,男生寧可請那個班上最愛搗蛋的人加入也不叫我,活潑開朗的女生不愿在我面前打打鬧鬧,我覺得自己像是人群中的異類,被徹底孤立了。
對待自己時,我只要嚴格要求自己就能做得很好,可是許多人在一起時,我卻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標準到底是什么?比如老師問我班上哪些男生放學后會去網吧玩游戲,我為了不辜負老師的信任,立刻就把那些男生“招供”了。當時我覺得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可是現在想想,我做得對嗎?
我已是個高一學生了,我越來越渴望得到大家的贊同和擁戴,可也越來越不知所措。我依然想做到最好,依然想做個有原則的人,不想迎合或討好別人,但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你并不是孤獨的異類
沙 蕙
作為過來人,我覺得你內心的感受是這個年齡階段十分正常和普遍的。
實事求是地說,當今社會,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和生活方式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呈現出普遍的疏離狀態,由此而產生的孤獨感并不是你獨有的。你的抽屜里沒有幾張賀卡,而鄰桌抽屜里塞滿賀卡,這并不能說明什么根本問題,這只是事情的表象或一個方面。如果換個角度看,在老師那里你的人緣很好,同學們心里一定都尊重你,羨慕你。同時我也相信你也會有一兩個知己,這就夠了。賀卡或者打籃球的事并不能說明你已經成了“被人群孤立的異類”。你可能有些敏感了,你的內心深處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贊賞,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另外,在未來的道路上,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不太接受你。舉個或許有些極端的例子,世界頂級品牌設計師喬治·阿瑪尼在他的專訪紀錄片《超越四季的大師》里說:你在被一些人愛戴的同時,也會被一些人仇恨。這話指的是另一位意大利籍設計大師范思哲,對于這位被槍殺的同胞和同行他毫不掩飾兔死狐悲的同情和恐懼。盡管如此,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將時尚進行到底,并將其塑造成為一種理想和超越四季的生活方式。如他所說:這意味著欣賞某些東西或摒棄某些東西。也就是說,不要因為別人的議論或者態度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原則。在這點上,你之前所做的一切令人欣賞和尊重。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人際交往上你沒有繼續努力的必要和空間。作為一個優等生,我相信你的智商,其實情商不一定要和智商割裂開來看,智商高的人往往更能處理好人際關系。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把握好自己原則的前提下,尋找自己適合的交友圈子。
還要強調的一點是,你現在是高中一年級,環境和朋友都是新的,大家都有一個適應和磨合的過程,你要耐心一些,多給大家一些相互了解和增進感情的時間。在未來的兩年里,你們還要共同度過很多美好的時光,會一起經歷一些事,一起長大,一起變得成熟,一起遇到困難,一起迎接挑戰,會有人從你身邊離開,也會有人來到你的身邊。用開放和坦然的心情去接受這一切,去感受這一切,成長會因此變得更加豐富。祝你越走越精彩!
少年性情
莫小米
你是個聰明的少年。你能把自己看得那么清楚,描述得那么清楚,這可是一般孩子做不到的。
你在大人(包括老師和家長)眼里也許確實優秀,但知道你致命的一點嗎?你太想成為大人眼中完美的孩子。你成熟、理性,遇事先比較、先權衡,你缺少少年性情,所以,你成了嚴肅的“小大人”。同學不喜歡你,當在意料之中。
當然我無意評判怎么做才更好,性格各異,千人千面,那才是真實的世界。我想說的是,每一種性格和處世方式的選擇,都會得失相依。一直發展下去。你今后的路可能會比較順:當班干部,考大學,按時加入團、黨組織,畢業后你會努力工作(你肯定會的),或許會得到升職機會(這倒不一定)。你喜歡這樣嗎?你的父母肯定喜歡,會覺得他們的孩子乖巧,懂事,有出息,讓大人省心。
可是我差點忘了講最重要的一點:缺失了少年性情,缺少了如早晨陽光般的少年階段的活潑、開朗、率性,以及由此而來的這樣那樣的小缺點,你會不快樂。而世界上沒有人喜歡和不快樂的人做朋友。這.也許正是你眼下所為之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