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環枕筋膜攣縮征;手法;體會
中圖分類號:R68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3-0032-01
筆者在臨床工作中,采用手法治療環枕筋膜攣縮征38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8例均系門診病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39歲;病程最短1周,最長6a。
1.2診斷依據 以后腦部頑固性麻木痛,并發頭暈頭痛,頸肩部不適為主癥;觸診風池穴附近可觸及硬塊條索,頸椎張口位片示:環枕關節左右不對稱,側位片示:環枕間隙前沿稍寬。
2 治療方法
(1)放松:(扌袞)法揉法拿法由肩至枕部反復操作,視病人情況,一般3~5min;(2)松解肌腱:以肘壓、指撥于肩井、玉枕、人迎、骨空處,反復操作3~5rain;(3)松解關節:在充分牽引以后施以搖法;(4)點穴:以風池、風府、百會、外關、陽陵泉為主,每穴點按30~40s,最后以拍打結束。以上治療每次15min左右,每5次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治愈:癥狀消失,半年以上無復發;好轉:癥狀明顯減輕,偶有復發。
3.2治療結果治愈30例,好轉8例。
4 體會
環枕筋膜是項筋膜的一部分,項筋膜上緣起于枕骨上項線下緣,下部附著于環椎后緣、項韌帶,及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等處。環枕筋膜分環枕前膜和環枕后膜,環枕后膜起與環椎后弓上緣和枕骨大孔后緣之間,椎動脈自環椎橫突孔穿出呈銳角向后,穿過環枕筋膜后經枕骨大孔入顱。第一頸神經分布于枕骨下肌群。枕小神經穿出深筋膜后分布于耳后部乳突部及枕部外側區域。枕大神經穿過斜方肌腱及頸部的固有筋膜分布于上項線達顱頂的皮膚。
由以上的解剖結構可知環枕后膜痙攣可擠壓椎動脈,刺激牽拉神經引起病癥,治療上重點對環枕筋膜進行手法彈撥,對相關穴位痛點點按,以及對環枕關節處的纖維性硬結條索樣變做反復的彈撥,再配以舒筋解痙的穴位,使粘連得以松解,痙攣得以解除,從而改善血運,恢復神經血管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收稿日期: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