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戲目的: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勇敢的品質;培養學生交流、交往及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精神。
二、游戲準備:潔凈場地一塊、長跳繩8根。
三、游戲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男女比例相等的兩個隊,每一組派出8人擺繩。
1.每隊在第一比賽站進行單人跳接力賽,最先跳完的隊獲得10分的積分,后跳完的獲得5分;
2.隨后在第二比賽站進行雙人跳接力賽,最先跳完的隊獲得20分的積分,后跳完的獲得10分的積分;
3.進入第三比賽站進行三人跳接力賽,最行跳完的隊獲得30分的積分,后跳完的獲得15分;
4.最后在第四比賽站進行四人跳接力賽,最先跳完的隊獲得40分的積分,后跳完的隊獲得25分的積分。最后統計兩隊在各比賽點的積分,積分多者獲勝。

四、游戲規則:
1、每一個比賽點每個學生必須完整的跳三次后,才能離開比賽地點,如果跳的過程中出現絆繩或摔倒,學生必須退回原隊伍中,重新跳完后才能進入下一輪次的比賽。否則按跳的次數不足或犯規處理,每人次扣全隊積分5分。
2、學生必須自己跳完,不允許出現代替跳的情況,否則犯規處理,每人次扣全隊積分5分。
3.如果積分相等,犯規人次少的隊獲勝,如果還不能分出勝負,則以四人跳獲勝的隊為勝者。
五、教學建議:
1.游戲前應專門安排一次準備課:一方面解決少數學生不會、不敢跳的問題,不斷改進技術細節,增強信心;一方面促進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合作、改進合作細節;另一方面提高跳繩學生與擺繩學生之間的合作默契。
2.游戲前應作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避免學生受傷。
3.各比賽站的順序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如:1人—3人—2人—4人;也可以在前一比賽站結束時,臨時通知下一比賽站;為檢驗學生合作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人數等實際情況臨時增加一個比賽站點,提高游戲的娛樂性、趣味性。
4.比賽既可以用2人擺繩,每一站分別計分,最后統計總分來排名;也可以用8人同時擺4根繩子,設四站,學生先跳完四站的為勝,
5.學生組合形式也不限,可以男、女同性組合;也可以男女搭配;在站位時有合作配合的學生應盡量安排在一起。
?。ㄋ拇ㄊ≠Y中縣第一中學6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