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根據課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音樂,促進教學過程實施
1.準備部分的音樂運用特點:音樂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調動學生的興奮性、積極性,同時使整個課堂氣氛迅速活躍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歡快和愉悅的氣氛。在這個時候所選擇的音樂應當是一些節奏鮮明、活潑歡快的迪斯科、搖滾音樂,其節奏以22~24拍/10s為宜,并最好分前后兩部分進行。前一部分節奏稍慢,逐步加快過渡到后一部分,如《韻律操》《兔子舞》等。
2.基本部分音樂的運用特點:應選擇以旋律優美,節奏鮮明的音樂,表現出一種激情高昂、精神振奮的情緒。使其配合動作練習達到適當的運動量,收到最佳的運動效果。
3.結束部分的音樂運用特點:在一堂緊張而又有較高強度的體育課后,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達到了一定的疲勞,為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消除生理與心理上的疲勞,應當以旋律優美、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樂來調節。如《梁祝》《瑜珈健身操》等,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既得到了放松又受到了音樂的熏陶。
二、要根據課的不同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體育課的教材類型很多,有田徑、球類、體操民族傳統體育、韻律體操與舞蹈、身體素質練習等。每一類型的課中還有許多內容,田徑中有跑、跳 、投三類。跑的內容中又分快速跑、耐久跑、 接力跑和障°跑。并且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都不相同。因而,學生會隨教學內容、目標的變化,在每堂課中產生不同的心理定勢。良好的心理定勢是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成目標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內容、不同任務的課中,音樂曲調的選擇,不能千篇一律。
2.充分利用學生欣賞音樂時的音響感知、情感體驗、想象聯想、理解認識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它情感藝術、對象化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