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要科學化,除了進一步發揚執政黨黨內民主以外,一條極重要的途徑就是充分運用統一戰線這一傳統法寶,發揮“外腦”的作用
政治協商“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近期,各省、市的政協會議正在召開,3月3日,全國十屆五次政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政協委員們的建言獻策將為地方及國家的科學決策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要使決策科學化,就要使決策民主化
決策的大量實踐證明,要使決策科學化,就要使決策民主化。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內社會階層迅速分化、利益多元化,要保證和提高政務決策的科學性,更要求民主決策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除了進一步發揚執政黨黨內民主以外,一條極重要的途徑就是充分運用統一戰線這一傳統法寶,讓專家密集、人才薈萃的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積極履行職能,發揮智囊團、“思想庫”、“外腦”的作用。
科學決策也必須經過有效的執行才能達到決策的目的。在決策實施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需要及時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當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十分復雜多變時,還往往需要調整決策方案甚至目標。這些問題,利用多黨合作、政治協商都能較好地解決。
決策的有效執行高不開有效的監督,政務決策更是如此,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保障、鼓勵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各級政協委員大膽揭露問題,提出善意的、建設性的批評意見,能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使民主監督這種“軟監督”同法律監督如人大、司法、行政監督等“硬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群眾監督、黨內監督等相互配合,形成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合力,從而產生“硬效果”,推動科學決策的實施。
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針對目前尚存在于一些地方、基層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做好“三實”工作。
“知實情”、“說實話”、“辦實事””
“知實情”。各級中共組織要切實保障政協、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知情權,進一步擴大他們的知情范圍,使他們能及時、充了解有關的真實情況,以便向執政的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咨詢意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也要自覺抵制和防止官僚主義、主觀主義的影響,堅持扎根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實情,積極向各級中共組織反映真實的社情民意。
“說實話”。各級中共組織要切實保障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審議權、質詢權、批評建議權等實質性權利,構建一種寬松、平等、和諧的政治氛圍,允許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實話實說”,提出各種不同意見。執政的決策者要本著“兼聽則明”的原則,誠心、細心、耐心、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并積極吸收、采納其中有合理性的意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則應把向中共組織提建設性意見、輔佐中共執政興國視為崇高的政治責任和義務,敢于說真話,不說假話、套話、空話,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并勇于堅持正確的意見,做肝膽相照、敢于當面直言不諱的諍友、摯友,而不做唯唯諾諾、明哲保身的“老好人”,更不做見風使舵、阿諛逢迎的“政客”。
“辦實事”。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高度警惕、嚴密防止“認認真真搞形式、熱熱鬧鬧走過場”的政治浮夸現象,將政治協商的各項規定一一落到實處。要使政治協商這種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真正成為制度,并將該制度化為日常實際行動,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凡是重大政務問題,各級黨政機關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都應主動征求、充分聽取政協、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要盡快扭轉通報多,協商少;接受獻策多,接受批評少:著眼現實、微觀、具體問題的多,著眼潛在、宏觀、深層次問題的少等現狀。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政協也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增強自身素質,忠實履行三大職能,扎扎實實做好有關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做好以上“三實”,多黨合作這一政治制度的巨大優勢從理論上的潛力變成實踐中的力量,必將有助于夯實決策科學化的基礎,并切實保證科學決策的實施。(作者系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