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省人大常委會生態省建設和環保執法檢查后,將富陽小造紙業列入35個需要重點整改的問題。經過4年的艱辛努力,富陽小造紙業得到有效整治,區域水質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路兩側遍布幾十家造紙廠、化工廠和顏料廠;老遠就能看到一根根煙囪,列兵似的挺立著,不停地冒著黑煙;大量粉塵從廠房里飄出,一直蔓延到道路中央;放眼望去,路前方一片灰蒙蒙的……
流域整治,保護“母親河”
在富陽市,人們因造紙一天天富了起來,富陽卻因此變得山青水“銹”。2004年,富陽造紙業的污染問題列入我省35個嚴重污染整治項目之一,可是經過一年的整治,情況仍不容樂觀。2005年,省人大常委會生態省建設與環境保護執法檢查組在檢查后曾嚴肅指出,富陽小造紙業生產能力過大,污染嚴重。
當時,隨同檢查組采訪的記者來到被當地人稱為“造紙一條街”的春江街道八一村,目睹了造紙廠排放的污水流入富春江的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景象。
記者在八一村村口的永興造紙廠找到廠區內的污水處理池,整個池面上都漂浮著灰色的泡沫,在太陽炙烤下散發出陣陣刺鼻的異味。水面上還架著一根竹竿,用來攔截流動的泡沫。據說這就是對污水做的簡單過濾。負責人指著幾根銹跡斑斑、粗大的鐵管,一再稱污水已經經過處理。不過記者看到,“處理”后的水仍渾濁得像米湯水,它們源源不斷地流入富春江中。“我們這里造紙廠的污水都是這樣排的?!庇琅d造紙廠一位工人毫不掩飾地說。
2005年7月25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志雄在所作的《關于建設生態省決定和環境保護法執行情況跟蹤檢查的報告》中嚴肅指出:“經過一年的整治,富陽的小造紙企業數量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從去年近300家增加到今年350家,生產能力從250萬噸增加到322萬噸,廢水排放量、COD也都有增無減。檢查組堅持去看了小造紙集中的大源溪,溪水‘枯、污、臭’的情況依然嚴重。其間的問題,令人深思?!?/p>
省人大常委會環保執法檢查給當地政府帶來了極大的震動。痛定思痛,富陽市委、市政府決心把改善大源溪、松溪和剡溪區域水環境質量作為為民辦環保實事工程。提出用3年時間集中整治,改善區域整體環境面貌。三條流域投入治理資金1億多元,經過“治、調、遷、停、改”等污染整治措施,改善區域的環境質量。
一條條整改措施接連出臺。富陽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和江南片主要鄉鎮街道的有關負責人對富春江主要入江排污口以及區域內渠道整治工作進行了實地勘察并商定,由各鄉鎮街道負責制定排污口以及渠道清淤整治方案并實施。
市水利局組織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召開了富春江河道主要排污口清淤方案論證會,確定基本方案。春江街道和大源鎮在溪內建設截污壩,對干渠內淤泥實施大范圍清除;為確保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長效管理,春江街道、靈橋鎮、大源鎮對各自轄區內的流域環境質量實行分段包干制,即分段水質與包干企業責任捆綁。
為確保流域污染整治工作順利完成,2006年5月,富陽市政府分兩批對非納管區域范圍的60家水污染企業下達了限期治理任務,通過定整治時限、定設施標準、定治理要求等,對無法治理達標的企業堅決實施關停。
艱辛的努力換來了出色的成績單。
目前,剡溪流域共關停污染企業15家,其中造紙企業9家,其余企業均完成了限期治理任務,流域水質恢復到Ⅲ類標準。松溪流域關停造紙生產線9條,其余企業已完成了廢水二級生化處理,流域整體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大源溪流域完成了兩岸截污納管工程。除少數企業長期停產外,其余企業均已完成二級生化治理設施建設并投入運行,非納管區域范圍的COD排放總量削減3600噸,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有獎舉報,偷排行為難遮掩
環境污染整治和污染減排能否真正落到實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很重要。如何處理好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和垃圾?富陽市將抓污染減排的重點放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上。城市生活污水和集中式工業污水二級生化處理工程建設得到政府空前重視。目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875萬噸/日,除5萬噸/日處理設施已正常運行外,還有3萬噸/日處理工程已于近日通水試運行,江南片20萬噸/日的工業污水二級生化處理設施已投入運行,每年可削減COD6480噸。春南污水處理廠25萬噸/日處理工程預計可在今年8月投入運行。
此外,富陽市政府還緊抓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富春江環保熱電、浙江三星熱電和高橋熱電已完成投入運行,拆除鍋爐228臺。富春江環保熱電兩臺日處理8000噸垃圾焚燒發電爐已運行,城區生活垃圾和部分鄉鎮的工業和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處置,實現了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為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富陽還強化了舉報人制度。
富陽環保局的舉報執法程序有點像美國的警匪片。受理中心接到舉報后,將登記表用信封密封,然后信函交給調查處理小組,調查處理小組的3名執法人員只知道舉報人姓名、電話、在什么地方等著。只有把舉報人接上車,當著他的面將信拆開后才知道舉報的是哪個廠。舉報人指出偷排的出處后,兩個監察員下車取水樣、拍照,另一監察員開車將舉報人送至舉報人認為安全的地方。
“我真是服了!稍有松懈,就有舉報。”浙江省富陽定泰紙業公司負責人感嘆。由于所建治污設施與實際廢水排放量不匹配,廢水雖經治理,總是無法達標,經常受到舉報。強大的公眾舉報態勢,促使該企業投入80余萬元,新建了一套治污設施。
為了激勵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富陽市政府決定由原來夜間違法排污查實后舉報獎勵1500元,白天舉報違法排污查實后獎勵1000元,統一調整為查實違法排污每次獎勵舉報人3000元。
產業升級,實現污染減排的長遠效益
造紙企業用草、竹、木為原料,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不言而喻;而造紙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到富春江或其支流中,嚴重污染水質。富陽市委、市政府面對造紙業“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的困境,下決心進行產業升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富陽市把產業導向政策與環保措施相結合,以安排技改貼息貸款和治污貼息貸款等手段,促進企業從調整原料結構和革新生產工藝入手,實現產業的大調整。富陽在全國率先禁用自制草漿、竹漿等傳統原料,采用以廢紙(再生紙)為主要原料的新工藝。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廢紙,通過富陽的廢紙交易市場,被送到企業的紙漿池里。
2005年,市政府1號文件《關于加快富陽市造紙行業結構調整的意見》,提出“扶大扶優、限小汰劣、集聚發展、總量控制”的基本原則,全面推進產業升級和集約治理,提高治污水平,降低治污成本。該市高標準建設了3個造紙工業功能區,實行規劃、征地、供水、供電、供氣、治污“六統一”,引導全市造紙企業向三大區塊集中。
年產值13億元的永泰紙業集團公司是富陽造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曾是排污大戶。近年來,企業投資5578萬元,建成城市污水處理示范工程——“春江污水回用處理”工程。工程日處理4.5萬噸污水,污水回用率達到71%,全年可減排廢水770萬噸,噸紙耗水量從55噸降低到20噸以下。此外,污水處理后的污泥綜合利用再造紙,不僅消除了污泥帶來的二次污染,每年還可增收400余萬元,取得了經濟和環保雙豐收。
富陽市富倫造紙廠經過半年的技術攻關和反復試驗,終于攻克了牛奶盒的再分解紙漿難關,成功研制出廢牛奶紙盒再分解紙漿工藝設備。“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引起循環經濟領域專家和同行的關注。
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通過技術改造來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富陽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的現實選擇。這表明,富陽以全新的思路步入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