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8年前,因為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委欠了當地市民張玉環4.8萬元的印刷費,張玉環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一紙訴狀送到當地法院,法院很快做出判決,但8年來一直無法執行。近日,商丘市委書記劉滿倉承包督辦這起債務糾紛案件,僅用了幾天時間就解決了這起久拖8年而不決的案子。
我們在贊賞劉滿倉書記和為張玉環慶幸之際,不能不質疑柘城縣委的當權者們: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連普通老百姓都明了的道理,但是到了堂堂的地方黨委衙門,就敢拖欠不還,而且一拖就是8年了呢?作為一級地方黨委的當政者,平時經由你們出臺的地方政策、規章肯定不會少吧,你們當然要求下級以及老百姓都要認真而嚴格地貫徹執行這些政策、規章制度。為了這些政策、規章制度的落實,你們不僅會召開各種各樣的協調會,派遣一撥又一撥的“欽差大臣”去督查,去考核,如果下級哪位領導執行不力的話,還會采取種種懲治措施,以儆效尤。而且可以想見,當地方法院向縣委主要或分管領導匯報“執行難”情況后,縣委主要或分管領導肯定會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地要求法院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破解執行難題,以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弘揚社會公平正義??僧斪约好鎸Ψㄔ旱呐袥Q書時,你們怎么就視之為一張廢紙,并為轄下“執行難”提供了一則典型的案例呢?而當手里掌著你們政治命運的頂頭上司劉書記一出面“督辦”,你們就非常迅速地交還了欠款。在你們這些地方黨委主事者的心目中,竟然法律不抵權力,法治不抵人治!
當然,像柘城縣委這種欠款8年不還的行為或許只是個例,但像柘城縣委的當政者們“不見領導批示不執行”,信奉“權比法大”的現象則并不只是個例。曾幾何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法律不如紅頭文件,紅頭文件不如公章,公章不如領導批示的現象是何其普遍!這種現象和這一個例留給我們的思考實在是深而長之的。
劉滿倉書記的批示、督辦是積極的。但法院的“法律判決書”的執行不能靠“領導督辦”來完成,而應該是全社會的一種自覺行為。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法治之路將會漸行漸寬,在中國社會的文化土壤中必將更多地植入法律的精神元素,法律判決書的威力將不再不抵“領導督辦”的威力,依法辦事也將逐漸成為包括柘城縣委當權者們的一種意識,一種習慣,一種信念。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