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樂業。住房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關系社會的穩定。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加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以及農村低保家庭危舊房改造的力度,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是,住房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住房保障面還不夠寬,保障水平還比較低,保障方式比較單一。特別是有關制度不夠完善,對一些特殊群體的住房保障工作缺乏政策支持。
對此,來自溫州市的省人大代表龐振聲在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大聲疾呼,要求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設。
龐代表建議,政府要走出“家家都要買房、戶戶擁有私宅”的認識誤區,在批準商品房開發用地項目上,應優先考慮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地,并加大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用地的土地供應量;批準的每一項商品房開發項目用地面積中,都要有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比例,專門用于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地塊,由政府委托商品房開發公司開發建設,政府按成本價回購,再按條件分配;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投入的資金,在經濟適用房的出售和廉租房的出租后可以得到回收,并循環使用;要把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設列為對各縣市政府的年終目標考核項目。
辦理結果: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改善困難家庭住房
省人大常委會將龐振聲代表的建議列為2007年的重點建議交省政府辦理。省政府陳加元副省長領辦,省建設廳會同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勞動保障廳等相關部門具體承辦。從2007年3月起,承辦部門組成6個組分赴各市進行住房保障工作調研,從不同層面聽取各相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意見。在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的意見》,并組織實施。承辦單位在辦理答復中承諾將著力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下大力氣加快推進城鎮廉租住房制度的實施。擴大廉租住房制度實施覆蓋面。制定廉租住房擴面的指導意見,將廉租住房制度擴大到其他非低保家庭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落實好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督促各級政府每年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拿出10%以上用于廉租住房制度的實施,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要按規定提取廉租住房補充資金,形成穩定規范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多渠道落實廉租住房房源。將廉租住房建設納入當地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并要求各地每年安排一定規模的廉租住房建設,確保落實廉租住房建設用地;繼續完善廉租住房進出機制。
二、進一步規范發展經濟適用住房。一是合理確定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將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通過規劃調控,在安排城市建設用地時,優先落實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二是規范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行為。堅持標準適度、功能齊全、經濟適用、節能省地的原則,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和建設質量。三是切實加強銷售交易管理。嚴格準入條件,依法建立準購制度,真正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四是積極探索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實施方式,逐步改革以實物形態為主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
三、積極研究解決引進人才、農民工等實踐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總的指導思想是:單位主導、政府鼓勵、政策扶持。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允許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農民工住房,出租給農民工居住,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可以享受經濟適用住房的政策。對農民工比較集中的開發區、工業園區等,政府應集中建設農民工公寓,租賃給農民工居住,努力解決農民工的居住問題。對面向專業人才、創業人員的專項過渡性住房建設,其政策可參照經濟適用住房的政策執行。
四、繼續加大農村住房救助工作的力度。根據全省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需求調查情況,確保省級專項資金及時足額撥付。按照“不低于省級財政補助標準”的原則,加大市、縣財政配套資金比例。進一步完善救助制度,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逐步擴大住房救助覆蓋面。
五、切實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領導。將建立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工作,納入市、縣(市、區)政府的綜合目標考核。對不按規定要求建立和落實住房保障制度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