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對外投資存在著一些問題,多數學校對外投資行為中的效果不甚理想。文章分析了高校對外投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強化對外投資管理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校 對外投資 強化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0-117-01
對外投資是指高等學校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向校辦產業和其他單位的投資。高等學校對外投資,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批準或備案。高等學校以實物、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對校辦產業投資取得的收益,計入附屬單位上繳取得的收益;對其他單位投資取得的收益,計入其他收入;國家另有規定者除外。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職能的充分發揮,高校經濟活動總量持續增長。與此同時,高校對外投資管理存在隱患已經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警惕。多數高校對外投資行為中的效果不甚理想,存在的問題不但不利于投資活動的開展,還會給高校造成財務困境,對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產生負面影響。
一、高校對外投資存在的問題
1.對外投資的指導思想有偏差。過去幾十年高校財務管理上沒有涉及投資問題,而近年來撥款體制改革后迫于經濟壓力,將投資作為一種緩解當前資金短缺的手段,只考慮眼前利益,短期行為明顯,長遠發展后續考慮不足。尤其是在干部選拔考核中,把投資立項當作政績,成為個人晉升的資本,使得只重立項不重效益。
2.對外投資項目管理責任差。多數高校雖制定了對外投資的審批程序和權限,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責任不落實,造成投資項目日常無人管理,資產流失。最后的結果是立項不管理,投資無回報,學校財務陷入困境還找不到責任人。
3.對外投資項目論證不足。高校傳統的財務管理結構和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改革的新形勢的需要。首先,大多數財務人員是只善于預算收支管理的預算會計工作者,缺乏宏觀資金管理上的資本運營方面的經驗與技能。主要表現在投資立項前對投資的風險性、收益性的不確定性。其次,不能進行投資行業調查,對項目的經濟指標進行量化狀態下的可行性分析,測算出資金成本與收益。第三,對合同文件條款規范方面也存在著不足。
4.對外投資的會計確認、計量與核算模糊。許多高校分不清投資、債權、借款、贊助等不同資金性質的界限,分不清經營與非經營界限,使得會計處理不遵守會計法規,有的對外投資一立項就抽逃資金,有的對外投資只收利息而不分享利潤,有的將借出的資金當對外投資處理等,沒有明確學校在投資中的權利與責任。由于責任不落實,使許多公司經營虧損,問題長期掩蓋,損失了學校,富了少數人,到公司破產清算時,造成大量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學校被推上被告席,還找不到相關責任人。
二、強化高校對外投資管理的相關對策
1.明確對外投資的指導思想。高校對外投資不僅是為了創收已解決目前的資金緊張,同時也為學校創造了良好的實習、實驗基地。是高校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圍繞國家宏觀政策和高校自身的長期發展規劃,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積極、有序、前瞻性地實施高校投資戰略。
2.充分做好立項前的準備工作,把好立項關。投資這個事關學校發展的項目,決策前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決策前要考慮幾個因素:資金成本、風險大小、資金時間價值和投資的時機把握、資金規模、宏觀環境以及充分利用無形資產進行投資等。
3.建立對外投資決策制度,依法投資,規范運作。明確投資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避免投資的盲目性,采用科學方法進行嚴格的論證,減少投資的隨意性;實行集體討論,民主決策,避免投資主觀性。
4.明確對外投資的審批權限和程序,嚴格按權限和程序執行。首先,由校辦產業或其他單位提出投資計劃和論證報告,報主管校產副校長審批。利用貨幣資金對外投資的,需財務處在預算范圍內初步認可,報主管財務副校長同意,并按照預算程序審批;利用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的,需經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論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報主管科研副校長同意。上述分管副校長審批后,由學校相關部門針對投資報告進行全面分析,聽取廣大教職工意見,通過前期調研、可行性論證和專家評議,最后形成可行性分析報告報學校領導集體討論決策。其次,將結果上報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批準或備案。學校國資處根據相關批文辦理事業單位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審批手續(即“非轉經”手續),校產辦辦理驗資和入股手續,財務處和國資處辦理建賬手續。
學校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中的校方董事應積極、認真地審核公司預算和重大投資,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
校產辦應履行學校全額投資的校產企業董事會職權,審批這類校辦企業的財務預算、決算、經濟獎懲制度。
5.加強對外投資的監督管理,明確投資管理部門的責任、義務,建立對外投資的跟蹤問效制度,隨時了解被投資企業的情況,正確核算對外投資的事項,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
6.建立對外投資損失的責任追究制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損失的發生。對于決策失誤或投資后管理不善,形成對外投資損失的,應依據投資損失的大小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嚴重程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作者單位:浙江海洋學院資產管理處 浙江舟山 316004)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