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商業銀行經營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臨柜人員也從原先“被人求”的角色一下成為要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去“求人”的角色。臨柜人員的角色定位問題就迫切地擺在我們的面前,結合筆者的臨柜經驗,認為必須要從儲蓄型過渡到營銷型。
銀行窗口為服務營銷體系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使臨柜人員迅速學習和掌握新的業務知識,從儲蓄型轉變為營銷型,以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應變能力、適應混業經營趨勢。金融產品投放市場,大多是通過臨柜窗口,臨柜人員的營銷好壞直接影響到該產品的市場份額,也為金融產品的創新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作為銀行同業競爭的一線人員就不能停留在存儲業務知識的水平上,而要積極學習金融營銷的新知識、新技能,才能夠為銀行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咨詢和高速度、全方位的服務。員工都必須具備綜合能力和大量的綜合知識,不僅能準確地回答客戶所提出的問題,而且還要特別留心銀行的其他服務是否有機會引起客戶的興趣。正是這些高素質的員工為銀行維護了良好的客戶關系,提高了客戶忠誠度,也為其創造了巨額的利潤。
建立新的培育觀是臨柜人員從單一的儲蓄型順利過渡到營銷型的前提,對于銀行管理,要建立起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性的業績考核制度,為臨柜人員整體間的競爭創造良好的氛圍。即時、短期的考核制度與長效機制相結合,激勵員工營銷的動力,從而把各種潛能激發出來,加快臨柜人員從儲蓄型過渡到營銷型的腳步。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農業銀行 浙江溫嶺 3175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