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融資方面的困難,闡述了信息不對稱對中小企業融資的負面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 融資 中小企業 銀行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0-205-02
一、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面臨的融資困難
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創造社會財富、增加稅收、促進科技進步、緩解失業、擴大出口等方面有著特殊的地位與作用,蘊涵著創新精神。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總數的比例很高。近年來,中小企業交納了全國40%左右的利稅,完成了60%的出口總額和國民收入,創造了約有3/4的就業機會。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而國家發改委也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然而,在實際中,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各種制度與環境還很不健全,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嚴重不足。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融資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表現為:
首先,融資渠道狹窄。由于我國中小企業難以進入公開的證券市場,因此我國中小企業難以進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而在間接融資中銀行貸款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最經常運用的形式。由于中小企業在運營中的高風險性和我國銀行嚴格控制不良資產率,取得銀行貸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融資規模小、比重低。在獲取貸款的過程中,大型企業通常會得到銀行的優先考慮。相對于一些大型企業動輒獲得數億或者數十億的貸款,中小企業獲得的貸款規模通常很低并且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實際上,中小企業占銀行全部貸款資源的比重不足20%。這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很不利。
第三,由于自身業務上的特點和資金實力上的特點,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通常呈現出時間急、頻率高和數額小的特點,而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出于控制風險等方面的考慮,審批權限往往比較集中,與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的特點不相適應。
二、信息不對稱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原因
當然,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因素有許多,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謂信息不對稱就是經濟活動中一些參與人擁有比另一些參與人更多或者更有優勢的信息。通常把信息優勢一方稱為代理人,把信息劣勢一方稱為委托人。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市場的失靈和資源的不當配置。從不對稱發生的時間上看,信息不對稱包括事前非對稱和事后非對稱。事前非對稱就是逆向選擇問題,它是指簽訂交易合約之前擁有信息優勢的代理人利用優勢信息來做出對自己有利而對委托人不利的選擇;事后非對稱就是道德風險問題,它是指簽訂交易合約后代理人利用委托人所不能輕易觀察到的信息或行動優勢為自己牟利。從不對稱發生的內容上看,信息不對稱包括隱藏行動和隱藏信息,隱藏行動研究的是某些參與人不可觀察的行動,隱藏信息研究的是某些參與人不可觀察的信息。
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即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或者隱藏行動和隱藏信息都會導致雙方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一方面,中小企業或者是難以獲得急需的資金或者是支付了過高的資金價格;另一方面,銀行也喪失了一些能產生收益的交易機會。總之,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借貸資金不能達到最有效的交易規模。這種信息不對稱之所以產生,其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從中小企方面來講,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如比較靈活;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弱點:(1)由于中小企業通常規模不大,特別容易受市場環境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其抗風險能力差,從總體上來講,銀行把資金借給中小企業的確要比把資金借給大型企業的風險要大。(2)許多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少數人控制一個企業的現象比較嚴重。另外,有的中小企業主要領導者的素質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如誠信度不高、管理能力有問題等。一旦企業發生困難,抽逃企業資產、拖欠甚至逃避債務等現象時有發生。(3)許多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報表不真實的情況比較多,做假賬現象嚴重。有些企業有好幾套財務報表,上報主管部門一套,上報稅務部門一套,上報銀行部門一套。(4)許多中小企業在爭取貸款時存在擔保難或者抵押難的問題,一方面,抵押物少,抵押手續繁瑣;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
中小企業比銀行更清楚自身的情況,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為了及時得到所需數額的資金,通常只展示其優點而隱藏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這樣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問題,從而銀行會做出錯誤的貸款決定。而有的中小企業在獲得貸款之后,并沒有按照貸款合同的要求使用資金,銀行也很難獲得中小企業在獲取貸款之后的各種信息和控制其行動,這樣就會產生道德風險問題。銀行在得到教訓之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會控制得更加嚴格。
其次,從銀行方面來講,我國銀行體系是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國有商業銀行雖然規模龐大,但是數量較少,而且它們的業務重點是大企業,主要的精力不是花在中小企業身上,因此,它們不能掌握數量眾多中小企業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歷史上的原因,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很高,政府的要求是要更加嚴格的控制貸款風險。因此,中小企業不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貸款時所優先考慮的對象。實際上,中小企業貸款難不是由于銀行資金短缺,而是在很多情況下銀行不敢放貸或者是惜貸。
三、對策
首先,化解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借貸問題,需要致力營造一個信息盡可能對稱的借貸市場。這包括銀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號甄別能力和優質中小企業加強向銀行的信號傳遞能力。
銀行要加強其信號甄別能力。要準確地識別效益好、質量高和前景廣闊的中小企業與效益差、質量低、前景不明的中小企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積極而有效地推進銀行自身的改革,建立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現代銀行制度,使之在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市場時更具靈活性,這是最根本的一條。(2)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日益擴大,銀行可以設立專門從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部門或隊伍,這樣的部門或隊伍可以用來專門保持與中小企業的密切聯系,并觀察中小企業經營狀況和還貸風險的變化,這種有針對性的部門或隊伍會極大提高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了解程度。(3)針對中小企業的特殊情況,建立一種獨特的高效審批機制,還可以建立獨立核算機制以更好地控制風險。
優質中小企業要加強其信號傳遞能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管理機制,規范自身經營行為。(2)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和產權制度,這一方面從體制上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會更容易獲取銀行的信任。(3)加強對資金的監督與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為進一步爭取貸款創造條件。(4)需要積極主動與銀行加強聯系,盡可能及時處理好可能存在的各種突發性的問題,保持良好的銀企關系。(5)關鍵領導者要注重自己的社會聲譽,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有時會給中小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在企業資金短缺時顯得尤其重要。(6)努力提高企業資信等級,用良好的信譽面對社會,樹立誠信守法的社會形象。
其次,要有效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有關政府部門在解決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接待關系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收集信息的角度上講,有關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其強大的政府職能收集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提供給銀行,這樣可以有效地協調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貸信息關系。另外,中小企業的有些信息讓銀行去收集成本會很高,而有關政府部門去收集成本會低些。銀行與政府部門的有效配合將激活中小企業信貸市場。
從金融法制環境上講,政府在建立一個良好的金融法制環境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健全社會誠信制度,努力建設社會信用文化,對逃避債務的當事人要予以揭露曝光和進行有效的處罰,嚴厲打擊金融詐騙行為。加快建立社會信用評級制度,建立公正可信的信用評估機構,這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不對稱信息。
從金融體系建設方面講,在發展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同時,要積極發展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這一方面有利于健全我國的金融體系,另一方面地方性的銀行可以發揮了解當地的中小企業上的獨特優勢。通常國有大型銀行注重大城市大企業,而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如地方性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則注重中小企業。政府可考慮支持建立中介性的機構來降低信息不對稱。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中小企業信貸信用擔保機制或者一種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機構。
總之,只有中小企業、政府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積極行動與有效的協作,才能真正解決好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借貸關系。
參考文獻:
1.蔣志芬,高桂珍.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剖析[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5(5)
2.邱強,盛敏,萬海遠.信息不對稱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J].江西社會科學,2005(5)
3.王小霞.基于信息不對稱的中小企業融資制度選擇[J].理論導刊,2005(14)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 上海 20180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