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使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當代的全球化競爭已經不光是產品質量和價格的競爭,競爭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通過SA8000認證,由此可構建全面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在資源社會的和諧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SA8000 我國企業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0-211-01
一、SA8000——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社會責任標準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世界人權宣言和聯合國兒童權益公約制訂的全球首個道德規范國際標準。SA8000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體系一樣,皆為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的國際標誰。認證的內容主要涉及企業(組織)內部的生產環境條件并提出最低要求:比如,童工標準:在就業最低年齡、年幼工人、學生、工作時間、安全工作區等方面,企業(組織)必須遵循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勞動標準:決不允許強制勞動,或者通過受賄、付押金等途徑雇傭員工,企業(組織)必須允許員工按時下班,允許員工辭職。衛生與安全標準:企業(組織)必須為員工提供衛生、安全的工作環境,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和傷害,提供衛生和安全教育,提供清潔衛生設施,并有飲用水喝。勞動紀律標準:不允許體罰、精神上或肉體上的強制行為或語言攻擊。工作時間標準:企業(組織)必須遵循適用法律;雇員每周工作不得超過60小時;加班必須自愿;雇員每7天中至少休息1天。補償標準:員工工資不低于法定或行業最低報酬,必須足以支付基本需求;員工能自由處置收入。雇主必須發給津貼、代扣保險等費用,不得弄虛作假規避法律。管理系統標準:企業(組織)必須制定一份公開的、切實可行的規定,以保證適用法律和法規的實施;確保管理層回顧反省過去的工作;指定代表監督執法情況;計劃并實施控制;選擇供貨商時要考核對方執法情況;建立提出問題和建議的途徑;與審核人員公開交往;提供依法辦事的證據;出示支持件的記錄。
二、通過SA8000是當前我國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
2004年5月以來美國、歐洲一些國家強行推出SA8000,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壁壘,尤其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出口產生了很大影響。由于不符合SA8000的某些要求,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許多企業被取消大量訂單,出口大幅度下降,而且其影響正在向內地以及全國工商企業蔓延,長期以來我國出口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大多集中在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行業,SA8000勢必要提高外貿市場準入的門檻加大出口成本阻礙出口貿易的正常發展。因此,正確認識SA8000并使其為我國企業的持續發展服務成為當務之急。SA8000中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第一條便是關于童工的規定。2002年,深圳某玩具廠使用400名童工包裝玩具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這家深圳玩具廠供應者美國的多家玩具零售商。美國客戶立刻委托調查小組前往調查,雖未發現童工,但確認工廠存在加班加點嚴重和工資偏低的問題,并且廠方還多次提供虛假資料,因此取消了該工廠及關聯企業的供應商資格,其他客戶也相繼取消了訂單,最后這家集團公司被迫關閉。從這個案例來看SA8000保障了工人權利,特別對其他類似企業起到了警戒的作用。美國對這一標準的強力鼓噪有其自身利益的考慮,因為這樣可以大幅度增加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資、環境方面的成本,降低其競爭力。但無論如何,促進工人工作條件的改善是沒錯的,我們都應該做到這一點。SA8000就是要營造這樣一個人性化的經濟環境,當整個經濟環境都要求企業主必須這樣做——如果想要開工廠賺錢,首先就要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那么辦企業賺錢的動力也就成為他們改善工人待遇的動力,把標準當成貿易壁壘來限制中國企業出口的做法也會不攻自破,這樣一個雙贏的局面就是大家都想看到的結果。SA8000適合于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如果企業或組織獲得了SA8000認證,這無疑是對其社會責任和道德管理能力最有效的認可。通過SA8000認證,可以向消費者和公眾展示其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表現,從而獲得市場機會。所以通過SA8000是我國企業在今后發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由此可見,SA8000既是擺在我國出口企業面前的一道障礙也是鞭策企業不斷改進不斷進取的動力。
眾所周知我國產業的比較優勢以往在于廉價的勞動力,勞動力廉價一是由于我國擁有豐富的剩余勞動力,二是企業沒有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某些企業把工人當成賺錢的機器而沒有考慮過實施保障措施來保障他們的權益,從而一再壓低工人的工資降低他們的福利待遇。SA8000標準從現階段來說會增加我國企業的出口成本削弱其競爭力,但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我國經濟發展以往基本上沿用粗放式的經營模式,企業都是以高投入、低產出見長,這種資源、資本、人力等要素消耗型的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競爭的需要了,而且還帶來了諸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弊端,使得企業發展缺乏長足的可持續的發展動力。SA8000正是從社會責任道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監督作用。
三、SA8000對我國出口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一些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主要在于價格低廉,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弱。一旦實施SA8000肯定會減少成本優勢。在申請SA8000認證的過程中,提高產品的品質,增加產品的種類,改變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的結構,真正融入國際競爭并在競爭中取勝,這才是企業長遠發展之計。我國企業應該正確理解SA8000,把他當作發展自身的契機使之激發內在的潛力,在風雨中成熟起來。深圳高新區作為全國通過SA8000的物業管理企業,在申請認證過程中熟悉國際慣例的運作,現已具備了同世界上一流物業競爭的條件,聯想在看到物業管理公司成為國際名牌公司以后,不但打消了搬出去的念頭,還增加了投資。由此可見,SA8000既是一個貿易壁壘也是一個催生劑,它會給那些善于抓住機會的企業帶來更大的商機。
SA8000對于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首先一個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要形成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尤其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在我國的企業中迅速成長起來的大企業非常多,但是有些卻是曇花一現,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缺少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靠員工在感到自己確實是企業的一份子之后才能形成的,不是靠一種虛擬的人格化產權來維系的。因此,企業應該將SA8000視為一種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形成自己特色的現代企業文化和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實現我國企業在現代競爭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蘇.SA8000將“門檻”提高[J]WTO經濟導刊,2005(4)
2.應琦.SA8000標準的中性透析及我國的對策[J]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6(5)
3.周長征.勞動法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原國鋒.SA8000認證:要求企業講道德[N].人民日報,2004.7.17
5.珠三角低附加值企業受各種制約社會責任欠佳.南方日報網絡版,2006.3.2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