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電力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電力多經企業的改革去向成為熱點問題。文章通過對電力多經企業現狀的分析、改革發展的難點,提出電力多經企業應建立產權多元化的現代企業制度,走獨立發展之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在市場競爭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電力多經 改革 難點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0-292-01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力企業的主輔分離和規范關聯交易的改革將不可避免地向縱深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力多經在改革發展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一、電力多經企業的現狀
多經企業員工對多經的認識和定位遠落后于市場化進程,包括企業的市場主體性觀念、市場的開放與競爭觀念以及狹義的多經觀念等等。電力多經企業與主業之間存在著大量關聯交易現象,多經與主業的相互關系和正確定位尚未解決,經濟往來的規范與約束機制尚未建立。多經企業的市場依托主體是主業與主辦單位,存在著嚴重的依賴性和依附性,這是眾多企業離不了系統、脫不了主業的市場前提。
多經企業的產業結構問題,產業類同嚴重,同類企業眾多,單個企業偏小,由于受地區壁壘的局部利益驅動,重復投資情況嚴重。
二、電力多經改革發展的難點
1.電力多經企業的市場化生存問題。電力多經的業務定位往往是與主業密切相關的領域,如電力檢修與安裝、物資采購和設備制造、生活后勤和物業服務等。由于其業務的需求方基本上就是對應的電力主業機構,市場化程度不高,抗風險意識不強,從而導致電力多經人員的市場化意識與能力不足。此外,由于電力系統的特殊性,往往關聯業務的收益比較豐厚,導致電力多經企業沒有開拓社會業務的壓力和動力。
2.多經職工的進退和身份界定問題。電力多經與主業的管理關系是歷史上形成的,是“主辦單位與三產企業”隸屬與領導、支配與控制的關系,承載著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沉淀的矛盾,其人事關系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相當復雜,至于這部分人的去留怎么辦?全撤離,多經企業難以為繼;改變人員身份,則更難做到。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必須權衡利弊,妥善處理。
3.職工利益關系問題。電力多經企業的利益關系復雜,涉及人員眾多。多經企業的成立往往是基于主業人員的分流安置和職工福利提升兩大目的。但是,目前的股權結構及持股方式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持股方式在法律上存在缺陷;二是完全沒有考慮對多經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傾斜,從而導致激勵機制缺失;三是沒有設計必要的流動機制,對于一些新進和離開的員工的股權轉讓與受讓沒有明確辦法。
4.體制與機制問題。多經企業雖名為公司,但從機制上很難真正按公司法的要求運作。由于電力多經企業的成立是基于主業分流人員的安置和主業職工福利提升兩個目的,因此,多經企業發展決策的投資人權力,一般就讓位給對應主業的領導班子,這種異化了的公司治理體系客觀上將多經企業的運作風險轉嫁到了主業。另外,由于多經企業經營上的約束與激勵的不到位,導致了多經企業內部體制與機制平臺的不健全。
三、解決多經改革發展主要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多經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明確以建立產權多元化的現代企業制度為多經企業改革的基本取向,在調整、重組、改制過程中,應在現行政策許可的范圍內,利用投資入股、資產買斷、承包經營、租賃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明晰產權,盡快與主業脫鉤,主業領導層退出董事會。加強對市場業務考核與獎懲力度,真正從體制上把多經企業推向市場,成為自主經營的市場經濟主體,使市場競爭的壓力和危機意識成為推動多經企業發展的動力。
2.走獨立發展之路。外部環境的變化表明,脫胎于國有壟斷企業的電力多經企業,不能再抱有依賴主業而生存的幻想,應該把生存的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上。要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立的現代企業,通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化解經營風險,以競爭促發展,做大做強,更好地回報股東,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3.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由于電力多經企業門類眾多,經營領域廣泛,產權關系復雜,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參差不齊,如果自身的產品沒有特色,很難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從一定意義來看,核心競爭力是一項競爭優勢資源,它使企業具有排他的競爭優勢并能為顧客帶來利益。要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和改造,使產品的質量、價格、服務等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進一步加強。
4.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電力體制改革必須付出一定成本,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采用貨幣資金補貼或贏利性資產劃轉等方式置換轉嫁給多經企業的包袱,妥善處理改革中沉積的矛盾。
面對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電力多經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將更加嚴峻,電力多經企業層面應積極籌劃,探索內部體制與機制的不斷創新與完善,加快進入市場,參與競爭,電力多經企業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在市場競爭中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嘉興發電有限公司 浙江嘉興 314201)
(責編: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