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現階段黨和國家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對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江蘇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新江蘇建設的偉大實踐,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努力把江蘇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實現“兩個率先”的堅強領導核心。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新江蘇;黨建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7)08/09-0052-04
[FL(K2][HT10.SS][HJ]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現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升華。科學發展觀不僅對我國經濟增長、政治進步、文化繁榮、社會和諧有巨大的指導作用,而且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當前,江蘇人民正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朝著“兩個率先”的目標穩步前進。這就要求我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江蘇黨的建設工作,不斷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努力把江蘇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實現“兩個率先”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地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黨員干部。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所取得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表明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基礎上,對發展問題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黨的建設歷來是同黨的歷史任務,同黨的理論、路線聯系在一起的。因此,當前江蘇的黨建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來進行,必須著眼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黨的建設是近年來江蘇黨建工作的新鮮經驗,更是今后江蘇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體現了江蘇省委和各級黨組織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領導,影響和決定著江蘇黨建的方向和成效。一方面,科學發展觀建立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上,是我們黨創造性地說明和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正確指導中國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因此,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準確把握建設新江蘇的時代特征,提高各級黨組織的思想理論水平。另一方面,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更是江蘇實現“兩個率先”的行動指南。包括黨的建設在內的黨的全部工作,只有圍繞它來進行,保證它的落實,才能抓住根本、保證方向,才能統一江蘇各級黨組織的認識和行動,為實現“兩個率先”的目標而奮斗。另外,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是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強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保證江蘇富民強省、富民優先的政策落到實處,使廣大江蘇人民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在黨的建設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有利于確保黨建的正確方向和實際成效;同時,黨的建設加強了,也能進一步確保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貫徹落實。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實現江蘇的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有賴于江蘇各級黨組織提供堅強的政治領導、思想支持和組織保證。只有把科學發展觀與江蘇的實際創造性地結合起來,才能做出符合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要求的各項決策;同樣,只有依靠各級黨組織進行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依靠廣大黨員和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將各項決策落實到建設新江蘇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去。因此,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始終把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放在突出位置,堅定理想信念,堅持與時俱進,按照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不斷推進新的思想解放,沖破一切制約發展的思想束縛,革除一切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真正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推進“兩個率先”的實際能力。切實做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江蘇各級黨組織,使江蘇全體黨員干部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江蘇人民共命運,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身“兩個率先”的實踐。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高度重視黨群關系,堅持不懈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我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其實質是“以人民群眾為本”,黨推進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黨的一切工作都要把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基本準則,要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群眾為本”;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黨的建設,就要高度重視黨群關系,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群關系的密切程度是黨的執政能力強弱和黨是否先進的根本指標。馬克思早就指出,公共權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為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黨掌握了公共權力,公共權力的這種特性就會反映到執政黨身上。因此,對于執政黨來說,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要防止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執政黨就必須善于在掌握權力、運用權力中保持和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當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必須大力倡導求真務實之風。在新江蘇黨建工作中,要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大力加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尤其要對主要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努力培育與黨的優良傳統相承接、與“兩個率先”生動實踐相呼應的好作風。要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不提脫離實際的高指標,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扎扎實實抓好各項工作,腳踏實地地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在實踐中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其次,必須以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必須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在現階段,江蘇黨建的全部工作必須圍繞江蘇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來做。黨員干部要堅持群眾路線,經常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愿望與要求,將“四優先”方針與“五大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創新富民、惠民措施,促進共同富裕,讓7400萬江蘇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建設一個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社會。
再次,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鄧小平曾深刻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2]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改造世界、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動力源泉。堅持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在黨的各項工作中尊重和肯定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因此,在新江蘇黨建中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大力弘揚“三創”精神,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建設中擴大群眾參與,傾聽群眾意見,集中群眾智慧,充分發揮廣大江蘇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最后,必須加強反腐倡廉工作。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反腐體系。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對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發現問題要及時告誡,嚴肅處理。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帶頭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帶頭廉潔自律,帶頭嚴守紀律,帶頭接受監督,帶頭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加大“治本”力度,健全和落實巡視工作制度、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和談話誡勉制度,特別要加大社會和群眾公開監督的力度,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大限度地從源頭上減少腐敗的發生。
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加強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全面提升黨的執政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取得的重大執政成就之一,就是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了由溫飽向總體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就必須改變過去急于解決溫飽問題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發展方式和觀念,糾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的重視經濟發展,忽視社會發展;重視物質積累,忽視人的發展;重視眼前發展,忽視可持續發展等價值偏向,切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握全局,因地制宜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結合江蘇的實際,要實現“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的戰略目標,全省各級黨組織就必須自覺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加強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過去幾年,江蘇各級黨組織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提升“五種能力”的要求,結合“兩個率先”的偉大實踐,從著重提高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實現科學發展的能力、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和務實創新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在“保持先進性與提高執政能力有機統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寬干部培訓”、“強基工程”及“萬人評議機關”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今后,在加強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要按照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江蘇黨員干部隊伍。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以科學發展論英雄,憑群眾公認選干部,為“兩個率先”配班子,注重選好配強各級黨政正職,不斷優化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進一步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干部培訓工作,推動各級干部進一步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造就一支“三寬”干部隊伍,全面實施“百千萬”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工程,把參加學習培訓和取得的成果,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其次,堅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擴大用人民主為核心,完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以及公開選拔、公推公選、競爭上崗等做法,落實黨員和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加快形成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激勵機制。認真落實領導干部職務任期、辭職等制度,加大調整不稱職干部的力度,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
再次,扎實推進“強基工程”,夯實黨的組織基礎。按照江蘇省委提出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的要求,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工作方式和活動內容,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結合自己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組織建設。農村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提高發展富民本領、為新農村建設辦實事上;街道社區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建設和諧社區、服務社區居民上;國有企業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的貫徹執行上;新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提高影響力、促進勞動關系和社會關系和諧上;機關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推動機關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效能上;學校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科研院所黨組織要把著力點放在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上。要健全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選配、培訓和管理機制,大力選拔政治素質強、發展能力強的“雙強型”干部。
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于黨的建設全過程,時刻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是我們黨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性建設。”[3]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黨的先進性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必然會推動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從而使黨的先進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得到體現。因此,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一方面,從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歷史使命和中心任務來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使命,是黨的先進性在當代中國最重要最具體的體現。另一方面,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成效,最終要在實踐中用科學發展觀來衡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新江蘇黨的先進性建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要切實加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建設。堅持以先進的理論武裝全黨,是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的根本經驗。要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思想理論建設的主要內容,以科學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加強黨員干部的理論修養和道德水準,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思路、促進發展的措施、領導發展的能力。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不斷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其次,要不斷加強學習,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習是共產黨員增強黨性、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不重視學習,不努力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就難以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因此,每個共產黨員都要把學習當做一種覺悟、一種責任,當作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能力的現實需要和時代要求。正如李源潮同志在省十一次黨代會上所說:“眼界的寬度決定創新的高度,學習的力度決定創新的深度。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發展的任務在拓展,發展的要求在提高,只有加強學習、善于學習,才能擔負起領導科學發展的重任。”[4]
再次,要著力推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各種具體措施和長效機制。要認真總結已有的成功經驗,結合新的實際,積極創新加強先進性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尤其要推進黨內制度創新,著力健全擴大黨內民主、黨員教育管理、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制度,核心是完善民主集中制。要積極推進黨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工作,繼續探索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的途徑和形式,充分發揮黨委全委會的作用。適應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后的新情況,按照實行常委集體領導、分工負責體制的新要求,完善黨委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積極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不同意見暢所欲言、平等討論的環境,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要以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先進性的不斷提高,展現新江蘇黨建工作的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
[3]胡錦濤.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推動全面建設小康進程[N].人民日報,2005-01-15.
[4]李源潮.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團結奮斗[N].新華日報,2006-11-08.
責任編輯: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