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香港滄桑風雨路

2007-12-31 00:00:00
決策與信息 2007年7期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時30分,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大廳一片莊重的氣氛。鋪著墨綠色絨布的長桌中央插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兩國國旗。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分別在長桌本國國旗一側入座,用中國的臺式“英雄”金筆,代表本國政府在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上慎重簽字。至此,經歷了千年風雨跋涉的香港,最終可以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進入發展時期。

自秦始皇始,香港地區就一直在中國中央政府的管轄之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香港地區歸屬南海郡下的番禺管轄。

雖經歷朝歷代幾千年的變遷,但香港地區一直在中國中央政府的管轄之內,直到英國侵占香港以前,從未間斷過。

早在1萬年以前,香港與九龍是一片相連的陸地,屬于大陸山脈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后來由于山體下沉,桑田變幻,使之與大陸分離,形成了今天的維多利亞海峽。根據20世紀70年代香港修建鐵路時,對海底挖掘的泥土樣品進行放射性碳—14測定,斷定在公元前6000年時,香港的海平面低于現在大約11米。

西方殖民主義者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南大門,侵略的魔掌伸向了中國香港

從1514年起,作為西方殖民主義“先驅”的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海峽后,便以此為據點向中國擴展。1521年,葡萄牙人派艦隊在中國屯門(現屬香港特別行政區)強行登陸,立即安營扎寨,并豎立刻有葡國國徽的石碑,以示占領。這一舉動激怒了明朝政府和廣州水師,中國官兵奮起抵御,將不速之客通過武力逐出。氣焰囂張的葡萄牙殖民者遭到重創后,被迫改變策略。1553年,一隊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風浪,請求到濠鏡(即今日澳門)晾曬“水濕貢物”,廣東官員接受賄銀500兩,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盤踞澳門。

接踵而至的殖民者是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他們在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都企圖占領臺灣,終因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而未能得逞。

在潮水般涌來的西方殖民主義者中,野心最大、吞食中國欲望最強烈的要數英國人。近代史上的英國,素有“海上霸王”之稱。

1637年8 月7日,英國武裝商船隊闖入中國珠江,守衛在虎門炮臺的明軍將士一再阻攔,英國艦隊仍不減速,雙方交火。由于中國海岸炮臺年久失修,裝備落后,不久便被英軍攻下,英船直駛廣州。8 月底,英船在售出所攜帶貨物后,滿載糖、瓷器等貨物返航。這是中英之間第一次直接貿易,也使英國人了解和認識了中國,他們認定與中國發展貿易大有可為,并開始在中國沿海尋找一處可以居住和落腳的島嶼,于是把侵略的魔掌伸向了中國。

英國對中國這塊肥肉,早已垂涎三尺。1792年9月,以祝賀中國乾隆皇帝83 壽辰為名,英王派出了全權大使馬嘎爾尼勛爵為首的外交使團共80多人,出使中國。9月14日,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馬嘎爾尼一行,并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慶典完畢,馬嘎爾尼向清政府發出照會,提出了中國開放舟山、寧波和天津為通商口岸;在北京設立商行,在廣州附近割讓一塊不設防的地方給英國等要求。英國人的狂妄自大深深激怒了乾隆皇帝,他斷然拒絕。但是,英殖民帝國侵占我國領土的野心,并沒有就此罷休。1816 年,英國政府又向中國派出了以阿美士德為首的外交使團,明確地提出了割讓島嶼問題。

1816年2月,使團乘“阿爾賽斯特”號從英國出發。8月29日,阿美士德一行到達北京。清政府認為英國人是來朝貢的,因此必須向皇帝三叩九拜行君臣之禮,而英國使節卻拒絕向中國皇帝下跪,并堅持改期拜見。嘉慶皇帝龍顏大怒,不僅決定不再接見英國使節,而且下了一道逐客令,將英國使團驅逐回國。11月,在返程中的阿美士德又乘“阿爾塞斯特”號軍艦來到廣州,強行進入珠江,炮擊虎門要塞,以此結束了他的這次中國之行。英國使團無功而歸,但卻目睹了一個具有4 億人口的大市場,他們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

從阿美士德來華開始,作為戰略位置、航海條件俱佳的香港,成了英國對中國擴張戰略的一個重要目標。

1833年,英王任命威廉·約翰·律勞卑為駐華商務總監。次年8月21日,律勞卑致信外交大臣格雷,要求派幾艘軍艦來華,“占領珠江東部入口處的香港。”1836 年,律勞卑的繼任者羅賓遜更加狂妄,他在給外交大臣巴麥尊的信函中,直言不諱地提出將全體在華的英商都轉移到大嶼島或香港附近的一些美麗的海港,在那里建立商業據點。

茶葉這個從中國進口的最大宗商品,是英國人生活之必須,英國政府通過征稅獲得了大量的收入。不過,在對華貿易中,英國人漸漸發現自己始終處于貿易逆差的地位,這顯然有悖于英國發展對華貿易的初衷。特別是在1825年,英國國內爆發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后,英國資產階級急于改善對華貿易中的不利地位,盡快擺脫經濟困境。他們挖空心思,想方設法尋找一種一本萬利且可連續供應的特殊商品,最后他們選定了鴉片。

由于鴉片的毒性極大,英國國內對之是嚴加控制的。對于敢于違背政府命令,偷食鴉片者,英國人的處罰是相當嚴厲的。英國明令禁止本國人吸食鴉片,卻在中國大肆兜售,用心歹毒!

英國最大的鴉片販子威廉·查頓在給朋友的信中曾無恥地夸耀:在最好的年頭,每箱鴉片的利潤可高達1000 銀元,這是最安全和最有紳士氣派的投機生意。隨著鴉片走私貿易的日益擴大,英國人越來越迫切地感到需要在整個東南沿海一帶擁有一塊立足之地。1830年,49名英國鴉片販子聯名向英國議會上書,要求英國政府“采取一項和國家地位相稱的決定,取得鄰近中國沿海的一處島嶼”,以“保護”英國對華貿易。1836 年,英國政府改商務總監為領事,第一任領事查理·義律主張用強硬手段對付中國。上任不久,他就對英國的鴉片販子們宣稱要“永久在香港設站”。在其支持和縱容下,英國船只大量集中在香港九龍尖沙咀一帶,并私自上岸建立居住地。

自從英國把鴉片作為“特殊商品”輸入中國后,中英之間貿易額發生了急劇變化,不僅迅速補償了英國貿易上的逆差,而且扭虧為盈,導致了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曾向朝廷上奏,請求嚴禁鴉片。未等皇上批示,他就開始在全省厲行禁煙,收繳煙土、煙膏與煙具,并配制“斷癮藥丸”,供人戒煙,成效卓著。隨后舉棋不定的道光皇帝認識到嚴禁鴉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決定禁煙。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在8天內連續召見林則徐8次,聽取他對禁煙問題的意見。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煙。

1839年6月3日,晴空萬里,虎門海灘莊嚴熱鬧。港灣里,數十艘戰船排成威武的陣勢,銷煙池四周布滿了崗哨。下午2時,林則徐登上虎門海灘的禮臺,震動世界的虎門銷煙在隆隆的禮炮聲和廣大群眾的歡呼聲中開始了!滿池子被銷毀的鴉片渣沫嘩嘩地瀉進了茫茫大海。銷煙連續進行了23天,到6月25日,收繳的19178箱總重量為2376254 斤的鴉片全被銷毀。在這不平凡的日子里,遠鄉近村的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地涌到虎門海灘,他們親眼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激昂的情緒勝過虎門的海濤。虎門海灘上中國人民高漲的銷煙情緒和徹底銷煙的嚴密措施,使外國商人震驚得目瞪口呆。

到6月底,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林則徐共捕獲鴉片販子1700余名,收繳煙膏煙土近65萬兩、煙槍7萬余桿,成果顯著。對于官員中涉嫌販賣鴉片之人,林則徐也全力進行調查、懲處,先后懲辦了廣東水師副將韓肇慶及蔣大彪、徐廣等下級軍官。對于販賣鴉片的外國人,林則徐也下了最后通牒,并采取了堅決的措施:下令封倉,停止中外貿易;派兵包圍商館,撤退商館內的中國買辦、工役,停止食物供應。

林則徐在廣東邊禁煙,邊積極備戰,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5000多漁民編成水勇,多次擊敗英軍的挑釁。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擊戰的勝利。

9 月,林則徐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后,英國資產階級輿論大嘩。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地的工商人士紛紛上書外交大臣巴麥尊,要求英國政府對華采取強硬措施,以保證和擴展英國在華利益。

10月,未經英國議會討論,巴麥尊便作出了侵華決定。

1840 年2 月,巴麥尊任命懿律、義律為侵華正副全權代表,并對侵華事宜作了周密的部署。

6月,廣州附近海面,烏云滿天。惱羞成怒的英國侵略者拼湊了一支包括軍艦16艘、運輸艦28艘、武裝汽船4艘,共載炮540門、士兵4000人的侵略軍,陸續開到廣州附近海面。鴉片戰爭開始了。

英國侵略軍進攻廣州。林則徐立即組織愛國官兵奮勇抵抗,廣大群眾紛紛投入抗英斗爭。海疆山河險峻,炮臺壁壘森嚴。英軍企圖侵占廣州的計劃終于成為泡影。6月底,英軍北犯廈門,被已調任閩浙總督的鄧廷楨所率領的愛國官兵打退。

除廣東、福建外,中國沿海防務空虛。林則徐早就請求道光皇帝加強沿海防務,但沒有引起重視。7月,英軍侵占浙江舟山群島的定海,定海總兵張朝發倉促應戰,一個擁有2600人軍隊、30萬人口、 500平方公里的島嶼瞬間淪喪。定海失陷,張朝發英勇殉職。英軍一路追擊,7 月底抵達天津大沽口炮臺,將軍艦耀武揚威地開到了天朝皇帝的眼皮底下。英國侵略者即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鴉片貿易合法化、賠款、割地等等。同時提出如不全部接受上述要求,英國就不停止戰爭。

英國侵略軍闖進北京的大門口后,道光皇帝驚恐萬狀。對禁煙本來就沒有多大決心的道光皇帝,在軍機大臣穆彰阿、直隸總督琦善等投降派官僚勸說下動搖了。他一面調任兩江總督伊里布為欽差大臣,受命調查英軍內犯的原因;一面諭令琦善趕到天津和英國侵略者談判。

8月11日,英軍讓琦善向清政府轉交了《帕麥斯頓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定宰相書》,提出了賠償被沒收銷毀的鴉片、割讓島嶼、增開通商口岸等無理要求。琦善為了退兵,玩弄了一場“丟卒保車”的游戲,將一切“過失”歸罪于林則徐。

9月上旬,義律見清政府已經屈服,北上的目的業已達到,估計短期內清朝皇帝也不可能接受英方的全部要求,再加上冬季就要來臨,英國人無法在寒冷的白河口過冬,便同意將談判改在廣州進行,英艦也全部撤回了廣州。

昏庸的道光皇帝見英軍撤退,總算松了一口氣,并把退兵的功勞算到了琦善的頭上。同時連頒諭令,以“誤國病民,辦理不善”為由,于當年10月3日革去林則徐欽差大臣的職務,并委派琦善為新任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辦海口事宜”。

1841年1月7日,正當琦善卑躬屈節與英方反復“談判”之際,英軍以陸軍少校帕麥為司令,指揮兵船20多艘、陸戰隊2000多人,從穿鼻洋登陸,分兵進攻虎門門戶沙角、大角炮臺。清兵副將陳連升率炮臺守軍600多人浴血奮戰。在火藥消耗殆盡,又無外援的情況下,陳連升率官兵用弓箭射殺,然后抽出腰刀沖入敵陣,士兵也隨陳與敵軍肉搏。肉搏中,陳連升不幸中彈。終因寡不敵眾,大部分清軍將士壯烈犧牲。

1月16日,義律復照會琦善,提出“以香港一島接收,為英國寄居貿易之所”。顯然,義律的照會故意把香港一隅變成了香港全島,侵略擴張的野心昭然若揭。后來,廣東巡撫怡良向道光皇帝的奏報中說得更明白了:“名則借求香港,實則欲占全島。”

1月20日,義律迫不及待地單方面宣布他與琦善議而未定、更未經雙方簽字的4條“初步協定”。“公告”聲稱:“女王陛下的全權公使茲宣告他和中國欽差大臣已經簽訂了初步協定,其中包括以下各款:香港本島及其港口割讓英王。……”

根據這一“初步協定”,英軍退出所占領的虎門沙角炮臺和浙江定海,中方將香港島讓給英國人居住,但中國仍然保留在香港的征稅權。

這一初步協議后來一直被英國人當作合法占有香港的依據。

1月24日,英軍統帥帕麥下令占領香港島。次日清晨8時許,英艦“琉璜”號艦長拜爾秋率艦隊在香港西北角(今上環水坑口附近)強行登陸。26日,英軍正式舉行了占領香港島的典禮,在這塊土地上第一次升起了英國國旗。

消息傳到京城,道光皇帝大罵琦善“如此辜恩負國,實屬喪盡天良”,并頒發上諭,將琦善革職鎖拿,押解進京,家產查抄入宮。

2月1日,帕麥與義律聯名向香港市民發布“告示”宣稱:“本使大臣奉命為英國善定事宜,現與大清國欽差大臣爵閣部琦善成立協定,將香港全島讓給英國統治,已有文據在案。香港居民歸順英國為女王之赤子,自應恭順守法,勉為良民。”

由此,英國開始了對香港的統治。

義律滿以為自己為英國立了一大功,誰知當消息傳到英國時,外交大臣巴麥尊暴跳如雷,認為義律要價太低,亦“有負皇命”。他責備義律索取的600 萬元鴉片賠款數額太少,對于義律放棄對舟山占領尤為不滿,命令其重新占領舟山。巴麥尊還認為,義律所謂的對香港的割讓,其實并無保證,“條約”上既沒有加蓋關防章,也沒有玉璽印,英國并沒擁有對香港的主權。鑒于義律的過失,于5月3日被解職。7月20日璞鼎查接任。

璞鼎查,作為一名老殖民主義者,他信奉武力至上的原則,決定對華采取更為強硬的政策。

1841年8月12日到任后,他便將職務暫時由副商務總監莊士頓代理,自己立即統兵3000人,率戰艦數十艘,大舉北犯。從8月至10 月,先后攻克了廈門、定海、鎮海、寧波。

1842年6月,他又率部進犯吳淞口,7 月攻下鎮江,8 月直逼南京。他在致巴麥尊的信中,得意洋洋地寫道:“現在剩下的事,就是女王陛下宣布哪些中國港口和海域將并入女王陛下的版圖了。”

軟弱的清朝政府被英國的炮艦兇焰嚇破了膽,道光皇帝急諭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向侵略者屈膝議和,并授予“便宜行事,不為遙制”的全權。

1842年8 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帶了幾名隨從,乘輕舟來到停泊在長江江面上的英艦“皋華麗”號上,同英國政府代表璞鼎查正式會談。在談判桌上,耆英、伊里布等對英方的條件沒有提出“任何質疑”,而是“全部接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共有13 款,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賠款2100萬元;中國的海關稅率由中英兩國協定;英國商人在各通商口岸和中國商人自由貿易,不加任何限定……

于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上面打上了民族恥辱的印記。從此,中國的大門被西方打開,中國人民的財富被侵略者無恥地掠奪,香港的百余年滄桑史也由此開始。

強占——強租——割占,九龍在英國侵略者的刺刀下“被迫”脫離中國版圖

為了鞏固在香港地區的統治,港英當局開始逐步建立一套殖民管理體系。1842年2月,璞鼎查將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總部從澳門遷到香港。1843年1月,又將原來設在廣州的英國駐華司法院遷到香港,改組為香港法庭,由璞鼎查兼任裁判官,用英國軍法審理在香港和大陸以及中國沿海100海里以內公海上的犯罪。

4月5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親自簽署《香港憲章》,并以《英皇皇制誥》的方式發布,正式宣布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設立香港總督職位,代表英國政府對香港實行全面統治,且委任璞鼎查為首任香港總督。

次日,英國殖民地大臣致函璞鼎查,命令他按《香港憲章》和該函的指示組織政府,并授他制定香港法律的權力。

6月26日,璞鼎查宣誓就任第一任總督,并以總督的名義委任大小官員,宣布成立行政局、立法局,協助總督處理政務。同時,委任治安委員(也稱太平紳士)43人組成治安委員會,輔助政府處理地方民政事務。并頒布了一系列法令限制華人的活動。

1844年7月,香港警察總署正式成立。至此,香港有了一個完整的殖民地政府。

鑒于香港在英國遠東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英國政府特別重視香港總督這個重要職位。香港總督璞鼎查,同時兼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商務總監,兼任駐港英軍總司令。這時的香港總督事實上也是英國在華的最高長官。

1847年,英國遠征艦隊司令西馬糜格里到達香港后,明確地提出占領九龍的問題,他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我認為占領九龍半島乃是必要的。一是防止它落入另一個外國政府之手,二是它對日益成長的香港社會可提供安全的保證和必須的供應。還有在颶風季節,它是我們船只安全所必不可少的避風港。這個極其重要的占領,我們一刻也不能忽略。”

九龍是一個半島,東南西三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九龍半島的岬角尖沙咀隔著寬約1.5 公里的海面,與香港島的中環和灣仔相望,好似大陸伸出的一只手,要去擁抱對岸的港島。英國人對這個優良的海港圖謀已久,鴉片戰爭期間,英國鴉片商不斷鼓吹占領九龍半島。早在1841年義律就曾向琦善要求同時割讓香港島和尖沙咀,只是由于時機不成熟,才將割占九龍的問題暫時擱置。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對外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對內加緊壓榨,魚肉人民,社會危機更趨嚴重。廣東在鴉片戰爭中首當其沖,受害最深,戰后分擔的戰爭賠款又最重,因而對人民的剝削壓迫更為殘酷。

1854年6月10日,東莞天地會首領何六等率眾在東莞縣石龍鎮起義。天地會系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始創于乾隆年間。最初活動于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后來逐步擴大到長江流域各省及廣西一帶。因“拜天為父,拜地為母”,故名“天地會”。

6月17日,東莞天地會占領縣城,揭開了廣東省城附近天地會起義的序幕。起義隊伍很快發展到3萬余人,擁有船600余只。

7月5日,佛山天地會首領陳開在佛山石灣附近的大霧岡發動起義,隨即占領南海縣屬的佛山鎮(今佛山市)。接著,李文茂、甘先、周春等在廣州北郊的佛嶺市、陳顯良等在城東燕塘、林隆等在省河(珠江)南岸紛紛聚眾起義,關巨和何博奮等也率領珠江船戶起而響應,迅速形成了對廣州的包圍。起義者頭裹紅巾,或腰纏紅帶,世稱“紅巾軍”。

起義的烽火迅速燃遍廣東全省,數月之內,攻克了40余座府、州、縣城,并先后形成了幾個中心地區。同年8 月,與港島只有一水之隔的九龍城寨,也一度被羅亞領導的惠州起義軍攻占。

英國殖民者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打劫

1856年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格里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艦炮轟廣州的時候,香港方面的中國同胞十分憤怒,認為英國不應借端開戰,因此紛紛離港回鄉。同時,愛國知識分子在香港街頭貼大字報,號召同胞離港,不運糧食蔬菜前來,或賣食物給外國人。“如膽敢違反,當將其船焚毀,其人格殺勿論。還有告白,令在香港為外國人傭工的,即速回鄉,否則焚其屋,罪其親屬。”

當時,香港的西方人大為恐慌,他們召開“香港公民大會”,主張用高壓手段對付香港同胞,清查戶口,大捕可疑華人。一時,香港的市面風聲鶴唳。1857年1月15日還發生了轟動國際的毒面包案,被毒害的有400多個在香港的英國人及其他歐籍人,連港督的夫人也未能幸免。來自四面八方的呼救聲使香港亂作一團,全港的外國人都陷入恐慌之中。

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于1853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29日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加入軍事侵略中國的行動中,并派遣10艘軍艦前來南海,與英國艦隊組成英法聯軍,于1857年12月29日攻陷了廣州城。

廣州淪陷后,激起了廣東人民的憤怒反抗。廣東愛國官紳發布告示,號召對港英當局實行制裁:“行封港之法,絕其貿易接濟,凡嗎咕(即商人)敢私買賣者,拿獲治罪。為洋人服役所謂沙門(即仆役)者,及代為駕火輪船樺艇者,限十日回家,不準逗留,違者緝獲治罪,并罪及本家親屬,三代不準應試。”

1858 年香港人口僅有8 萬人,當月響應號召離開香港返回內地的中國居民有2 萬多人,大批華人離港和封港政策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由于仆人、裁縫、鞋匠、木匠和其他手藝人紛紛離港,再加上食物匱乏,物價暴漲,使英國占領者感到極大的不便和困難。

英法聯軍攻廣州后,并未達到迫使中國清廷“修約”的目的,于是決定擴大戰爭,北上大沽口。1858年4月,英、法艦船20余艘,載兵2600余人駛抵大沽口外,英、法公使分別發出照會,要求清政府與其談判,英、法聯軍同時進行入侵大沽的各種準備。

位于天津城東190里的大沽口是天津重要門戶,南北兩岸共有4座炮臺,設炮200余門,由3000名清軍駐守,加上炮臺后路的應援兵力,大沽地區駐防兵勇共約萬人,由直隸總督譚廷襄統一指揮。5月20日,英法聯軍炮艇6艘轟擊大沽兩岸炮臺,掩護陸戰隊千余人向炮臺側翼登陸。各臺守軍發炮還擊,斃傷敵近百人,但清軍由于固定于木質炮架上的火炮不能靈活調整射角,火炮命中率遠不如敵艦炮火,以至南北兩岸炮臺被轟塌多處。當聯軍強行登陸,沖向炮臺時,守軍躍出炮臺陣地,與敵進行白刃格斗。危急中,譚廷襄等棄軍逃走,后路駐軍也不戰自散。炮臺守軍孤軍奮戰,300余官兵壯烈犧牲,各炮臺相繼為英法聯軍所占。

6月,英法聯軍炮艇沿海河駛抵天津城下,迫使清朝政府與英、法、美、俄4國分別簽訂不平等的《天津條約》。

當時,腐朽沒落的清政府被內優外患搞得焦頭爛額。英國人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于1860年3月18日,迫不及待的在克靈頓中將率領下的英國軍隊,強行在九龍半島的岬角——尖沙咀一帶登陸,對九龍實施了實際占領。

當時的廣州還在英法聯軍的占領下,身為清朝兩廣總督的勞崇光被英國人的囂張氣焰嚇破了膽,完全成為英法聯軍管制委員會操縱下的傀儡,對侵略者的旨意惟命是從,竟于當天擅自允許英國租借九龍的部分地區。

3月21日,巴夏禮和勞崇光在擬好的租約上簽字蓋章。根據這一協定,九龍半島南部(包括昂船州在內)租借給英國;英國每年向中國地方當局交納租銀500 兩;只要英國政府按時交納租金,中國政府便不得要求歸還上述土地。于是,英國人便將對九龍的武裝占領變成了“合法的租用”。

1860年,全權大臣額爾金遵照英國女王“應該取得九龍半島的完全割讓”的旨意,率兵北上。8月,英法聯軍第二次攻陷塘沽、大沽和天津;10月,英軍在京郊通縣八里橋擊潰了清軍主力。

北京的門戶洞開,咸豐要他的六弟恭親王奕留在圓明園,在大學士桂良和戶部侍郎文祥的輔助之下求和,自己帶領皇族成員、滿洲貴族、官員和太監等大批侍從逃難。

10月6日晚7時,法國軍隊首先抵達圓明園。圓明園雖然有一支幾千人的守園衛兵,但卻無法阻止優勢武力的入侵,被迫撤退。絕望的圓明園總管文豐投入福海自盡,聯軍迅速占領了這座精美絕倫的“萬園之園”。

隨之而來的是,英法軍隊野蠻而又瘋狂地洗劫和掠奪圓明園。比掠奪更糟糕的是廢棄和毀壞,當車輛載滿了貴重物品之后,這些掠奪者就把那些帶不走的東西燒毀。據當時在場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報道,面對數不勝數且價值連城的各種珠寶,侵略者們簡直不知該如何選擇,“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為了金子丟了銀子,為了鑲有珠玉的鐘表和寶石又丟掉了金子”,“每個人都不愿放棄這個特權,縱情肆意,予取予攜,手忙腳亂,混亂不堪”。外國人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把圓明園和鄰近的宮苑洗劫一空。

為了逃避國際輿論的譴責,掩蓋自己的野蠻行徑,在英國首相巴麥尊的批準下,聯軍在圓明園放了一把大火,將其“夷為平地”。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滾滾濃煙覆蓋了整個北京城。真可謂“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

當時,英法公使分別向清政府發出最后通牒。英使額爾金在照會中要求索賠“恤金”30萬兩,限于10月22日以前交清;23日交換舊約,簽訂新約。法使葛羅在照會中除索取“恤金”20萬兩外,又要求清政府退還歷次沒收的法國天主教堂的財產,同時規定上述要求限于23日答復。

10月22日,英國公使額爾金收到恭親王的復照之后,根據英國政府的訓令,提出要廢除“勞崇光與巴夏禮協定”,在《北京條約》中增添了“廣東九龍司地方歸英屬香港界內”的條款。清政府這才知道,南九龍早已被勞崇光私自租給了英國人。

恭親王惟恐皇帝發怒,得罪了洋人,便向咸豐解釋說:“惟其地方與香港毗連,系海口余地,非內地要隘可比。”在他眼中,既然勞崇光已將九龍司租給英國,就和割讓無異,九龍乃無用之地,給了洋人也無妨。面對咄咄逼人的侵略者和一群極力勸降的無能官吏,咸豐皇帝只得“恩準”。

法國公使葛羅收到恭親王的復照之后,同樣提出無理要求,除要求準許華工出國外,又另加準軍民信奉天主教一條。

24日下午2時,恭親王在充滿仇恨的氣氛中,與英國公使巴夏禮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

25日,仍以同樣的方式與法國公使葛羅簽訂了中法《北京條約》。

《中英北京條約》不僅賠款800萬兩,還將中國廣東“九龍司地方一區”割讓給英國。

至此,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被清政府所承認,以達成屈辱的和平。

在英國侵略者的刺刀下,九龍終于走完了由被強占變成強租,最后又由強租變成割讓的全過程。

李鴻章屈從壓力,代表無能的清政府與英國簽下了《專條》,“米”字旗在新界升起

1884 年,駐港英軍司令薩特金少將再次擬定了關于擴展領土的報告,建議將香港殖民地的范圍擴展到九龍北面的山嶺和周圍的一些島嶼。

此時,英國正在近東、中非和南非同歐洲列強進行激烈的爭奪,香港拓界一事被暫時擱置。

1894年,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清軍節節敗退。港英當局認為有機可乘,正式提出展拓界址的主張。1894年11月9日,香港總督羅便臣以香港“防務安全”為由,向殖民部建議將香港界址展拓到大鵬灣、深圳灣一線,并將隱石島、橫瀾、南丫島和所有距香港3英里以內的海島割讓給英國。1895年4月17日, 中日《馬關條約》簽字后,1895年5月,英國海陸軍聯合委員會發表《關于香港殖民地邊界的報告》,趁機向中國提出開放西江和展拓香港界址等要求。

1898年4月2日,中英雙方就香港擴界問題在總理衙門開始談判。

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在北京簽字。中方簽字代表是李鴻章、許應馬癸,英方簽字代表是竇納樂。

通過《專條》的簽訂,英國強租了沙頭角海至深圳灣最短距離直線以南、界限街以北廣大地區、附近大小島嶼235個以及大鵬灣、深圳灣水域,為期99年。此次“租借”陸地面積達975.1平方公里,較原香港行政區擴大約11倍,水域較前擴大四五十倍。這些被強租的中國領土和領海后被稱為香港“新界”,約占廣州府新安縣面積的2/3。

次年3月19日,港英當局強迫清朝地方官員簽訂了《租借合同》。

英國侵占香港島和九龍是在兩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中用軍事手段實現的,經歷了大大小小多次刀光劍影的廝殺。英國租借“新界”卻未派一兵一卒,僅憑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的外交訛詐,即將面積更大的中國領土和領海置于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

沉甸甸的歷史,不堪回眸!!

1997年,香港終究回家了!紫荊盛開的日子,炎黃子孫除了激動,更多的是沉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永久色| 99在线免费播放| 久青草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剧情伊人| 91福利免费| 99re视频在线|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蝌蚪窝|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亚洲无限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第一色|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毛片免费试看|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国产成人91精品|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丁香六月综合网|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最新网址|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久一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天天躁狠狠躁| www.av男人.com|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国产成人一级|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69av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一区成人|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