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對已故的前夫愛得刻骨銘心,加之平日里與丈夫的矛盾糾葛日積月累,無法化解,臨死前,她背著丈夫立下了自己死后與已故前夫合葬的遺囑。就是這樣一份奇特的遺囑,不但讓她死后都無法得到安寧,還連累了生者,讓他們之間陷入了一場尷尬的名譽侵權官司。
前夫陰影融入再婚家庭
時光回溯到2003年1月10日下午,天空陰雨綿綿,27歲的李小莉焦急地等待著丈夫吳有光的歸來。
丈夫中午騎摩托車回老家給李小莉取母親做好的甜酒和家里喂養的土雞,在回城的路上,不幸被一輛載滿礦石的貨車撞死。驚聞噩耗,李小莉抱著孩子跌跌撞撞地跑到醫院,看到丈夫躺在搶救臺上僵硬的遺體,李小莉頓時昏倒在地。
李小莉與丈夫是高中同班同學,后考入一所大學,畢業兩年后結婚,婚后,兩人恩愛有加。丈夫遭此橫禍,李小莉悲痛欲絕。2003年5月,單位李大姐將一位名叫陳明全的男人介紹給她。陳明全離婚不久,是一家公司的副經理。開始李小莉連見面都不肯,經過李大姐苦口婆心的開導,李小莉才勉強答應了陳明全的求婚。2003年7月,李小莉與陳明全草草登記結婚。
兩人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由于李小莉對前夫吳有光愛得刻骨銘心,無論丈夫陳明全如何表現自己,都沒能使李小莉開心。而一些對家庭事務的處理達不成一致意見又加劇了兩人之間的誤解。
激化家庭矛盾的更在于陳明全與前妻的事情。前妻之所以與陳明全離婚,完全是陳明全曾經與一位年輕女人相好,但妻子始終不知道第三者的真實身份,后兩人協議離婚。看到陳明全馬上就與李小莉結婚,陳明全的前妻認為李小莉就是第三者。陳的女兒陳仁聽了媽媽的猜測,就經常對李小莉使臉色。李小莉得知原委后,也不再關心陳仁的生活起居,這樣就引起了陳明全的強烈不滿。2005年8月6日,兩人大吵了一場,之后,陳明全不顧后果當晚就趕到前妻那里訴苦去了。
荒唐緣自亡妻奇特遺囑
陳明全到前妻那里更激怒了李小莉,偏巧,陳明全接到出差通知,陳想,索性不告訴妻子,暫時回避一下。
然而,一場無聲的災難向李小莉悄然襲來。就在陳明全出差后的第三天,正在上班的李小莉突然覺得肝部一陣劇烈的疼痛,醫院診斷結果是肝癌晚期,為減輕患者壓力,醫生和小莉的母親私下商量,只告訴她是膽結石造成的疼痛。
此時的陳明全還在出差途中。李小莉撥打丈夫的電話找不到人,只得發短信說,自己患膽結石住院。誰知丈夫回復的短信是:“我們雙方都要冷靜地審視我們的婚姻……也請你不要這樣對我惡作劇了!”李小莉委屈得眼淚直往下掉。
直到9月10日,陳明全還沒有回來。而此時,李小莉的病情開始惡化,看到醫護人員忙碌進出的身影,她漸漸得知了自己的病情。悲傷的情緒使病情進一步惡化,醫院于是將李小莉的病情向她與陳明全的單位進行了通報。
雙方單位不約而同地通知陳明全,向他說明李小莉的病情,并催促他馬上趕回來。此時,李小莉的母親因忙里忙外,也病倒了。原來的公公吳明忠與婆母張仙菊聽到李小莉病倒的消息,拖著瘦弱的身子從鄉下趕來,擔當起母女倆的護理重任。而在這段病重期間,陳家人只有陳明全的姐姐提著一小袋東西來看探望。親情的對比,一個大膽而又危險的決定在她的腦中形成了。
9月16日,在醫院的病床上,李小莉含淚寫下了一份遺囑:“1、自己去世后,屬于自己所有的財產由母親劉秋花、公公吳明忠、婆母張仙菊及兒子吳小銘平等繼承。2、我自愿與前夫吳有光安葬在一起,具體事務由公爹吳明忠辦理,這是我自愿的決定,別人無權干涉。”
次日,陳明全趕回來了。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妻子,陳明全感到真的對不住妻子。但是,剛從昏迷中清醒過來的李小莉看到丈夫站在了床前,她竭盡全力地怒罵:“姓陳的,……你給我滾出去!”
10月20日,李小莉因病情惡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第二天,為給李小莉尋找一處好的安葬地,陳明全一大早就出了門與城郊一村里協商購買墓地,姐姐陳明慧打來電話:“明全快回來,吳明忠帶著一幫人要將李小莉的棺木拉回他老家安葬哩!”
匆匆趕回來的陳明全看到吳明忠從老家請來的一干老鄉正準備將捆好的棺木抬上車,陳明全氣得與他當場吵了起來。這時,吳明忠不慌不忙地把李小莉寫的遺囑拿給他看。
當天中午,吳明忠又與陳明全為由誰主持喪禮而爭執不休。由于第二天李小莉的靈柩就要出門,當晚追悼會過后,李小莉與陳明全雙方單位的領導聽說這里邊的矛盾糾葛后決定做陳明全的思想工作,讓他先作出讓步。陳明全萬般無奈中只得被迫同意李小莉的喪事禮金留作繼子吳小銘的撫養費,同時李小莉由吳明忠運回其老家安葬。名譽遭損丈夫怒上法庭
自己的妻子死后卻與其前夫安葬在一起,且連喪事禮金都被作為繼子的撫養費全部由亡妻前夫家人帶走,在眾多同事與親朋好友的面前,陳明全顏面盡失。本來一個女人死了卻在遺囑里聲明要與已故前夫合葬就是一件新鮮事,再經口口相傳,事情的真相就越來越走樣。甚至有人認為,李小莉的死是因為得不到好的護理才造成的,妻子重病在床,作為丈夫的反而以出差為名逃避監護責任,那李小莉不死倒還奇怪了。
后來的一件事把“遺囑風波”推到巔峰。
那是公司要與一重要外來客戶簽約一大筆生意,本來公司已經安排陳明全與該客戶進行簽約,但奇怪的是,到了簽約那天,與客戶簽約的卻是公司另一位副經理。經打聽方知,原來是那位客戶進賓館后,公司里有人將陳明全近期家里發生的事當著笑話說給這位客戶聽,恰巧這位客戶在家里是位典型的模范丈夫,他認為公司安排這種人與他簽約簡直是對他的不敬,于是他向經理提出,如果不換人,他就撤走這筆巨額生意。
這件事對陳明全打擊很大,他知道,如果他不盡快掙回面子討回說法,自己在社會上就很難容身。2006年8月10日,陳明全將吳明忠、張仙菊夫婦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吳明忠夫婦向自己公開賠禮道歉,并承擔因名譽損失導致自己的精神損害賠償金3萬元;同時陳明全還提出對亡妻遺囑中的第二項進行撤銷,李小莉的遺體由他自主擇地重新進行安葬。
此案看似簡單,卻牽涉著法理情理、公序與良俗等諸多問題。面對雙方當事人兩次開庭的激烈爭執,法官知道,只有客觀公正地判決此案,才能達到應有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對其遺產所作的處分或對其他身后事務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時發生效力的行為。遺囑是否有效有著一定的實質條件,即:(一)、立遺囑人必須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二)、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三)、遺囑內容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損害國家的和集體的利益。(四)、遺囑應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不得處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的財產。同時,遺囑的效力還分為設立效力與執行效力。遺囑的設立效力是指遺囑的設立合乎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一經設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遺囑的執行效力是指具有設立效力的遺囑,由于遺囑人死亡時得以執行。其中,能夠依法執行屬于遺囑的重要效力特征,因法律的原則是約定優于法定,所以遺囑這個單方法律行為在法律體系中始終處于優先地位,這是人權優先原則在法律體系中適用的具體表現。
本案中的遺囑內容,第一條關于對自己獨自享有的財產進行自由處分,是當事人李小莉真實意思的表示,同時未違反法律規定,因此該項內容是合法有效的,應予維持。遺囑中的第二條關于對自己死后選擇與前夫合葬并由吳明忠辦理的條款是無效的。之所以無效,基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違反了遺囑可執行性的基本原則。在立遺囑時,李小莉忽略了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即沒有權利保障的義務是不存在的,同時沒有義務約束的權利也是不存在的。自己死亡后由誰安葬立遺囑人并未能實際控制,明知自己死后會因此遺囑而起糾紛,可能導致遺囑不能順利執行,而法律又不能對此約定進行強權保障。二是違反了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是人們在長期的道德文明的積淀中約定俗成的公共準則,雖未能在案件實判中直接引用,但在司法實踐中可作為參照使用。夫妻之間不管哪一方去世,由誰主持喪禮并由誰安葬早在生活習慣中約定俗成,由誰代辦除非有當事人的特別授權,否則構成侵權。同時,李小莉在遺囑中約定將自己與已故前夫合葬,使人們對此產生猜測與誤解,對陳明全的人格尊嚴肯定會造成傷害。三是違反了法律規定,剝奪了當事人的法定義務。《昏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夫妻之間相互撫養作了原則性的規定,而夫妻一方死后安葬義務依然屬于法定的撫養義務內容,安葬義務在法律的角度上已確定為夫妻一方承受,這種義務是法定的,不能用約定的方式對抗法定的方式,因為這種義務的承受還有相應的權利在保障。因此,該遺囑中的第二條是無效的,應予撤銷。
該遺囑中的第二條雖無效撤銷,但如果吳忠明夫婦不積極踐行該遺囑,則該遺囑處于靜止狀態。但吳明忠夫婦在明知該遺囑已然引起沖突與糾紛的情況下,采取威逼、脅迫的方式,在喪禮這個特定的環境中積極踐行遺囑中的無效條款,使該遺囑由侵權行為的靜態轉化為侵權行為的動態。該侵權行為雖然不是被告方直接實施,但因該行為導致人們對原告方的猜測與誤解,社會輿論的壓力讓當事人個人尊嚴受到傷害與質疑,對其社會角色的評價與人格信譽造成明顯降低。因此,原告陳明全的名譽受到侵害是客觀存在的。吳明忠夫婦的侵權行為依法成立,應承擔過錯責任。
因死者李小莉已進行了安葬,也并未與其前夫合葬一座墳墓而是相鄰,因此原告提出對亡妻重新擇地安葬只能由雙方協商而不能由法院直接作出判決。
基于以上觀點,2006年12月18日,湖南省新晃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一、撤銷遺囑第二項的無效約定。二、被告吳明忠、張仙菊對原告名譽侵權成立,由兩被告公開賠禮道歉并承擔原告陳明全的精神撫慰金500元。三、駁回原告陳明全的其他訴訟請求。
宣判后,被告陳明全不服提出上訴,2006年12月30日,湖南省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