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行政執法單位利用職權大肆收受被查處單位的賄賂,發生的單位受賄案件不少。海南省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的單位受賄案,就是這樣一起典型的案件。
2007年6月16日,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單位受賄罪判處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罰金10萬元;判處責任人該大隊大隊長韓忠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判處責任人林道德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判處責任人羊永彪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責任人韓耕農免予刑事處罰。

議案投訴牽出單位受賄案
2006年年初,在海口市政協的一次會議上,一位姓黃的政協委員提交的議案揭露了海口市城管執法隊員在執法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海口市紀委也接到一個單位的投訴: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領導在執法過程中經常暗示違章單位給他們送禮金或者提供贊助。
此事立即引起了海口市委領導的重視,批示紀檢部門調查。調查發現第四大隊涉嫌受賄,且數額巨大。案件很快移交到海口市人民檢察院。海口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立即展開初查,結果發現該隊確實涉嫌單位受賄,遂立案。
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有三個執法中隊,為了防止他們互相串供和毀證,檢察官首先秘密傳訊了西區中隊隊長韓耕農。韓耕農一到檢察院就面色蒼白,耷拉著腦瓜。鎮靜之后,他壯著膽子問道:“你們干啥?我沒犯罪。”
“你沒犯罪,我們能請你來嗎?”檢察官向他交代了政策,拿出了初查掌握的證據。只見他慢慢地抬起頭,唉聲嘆氣道:“唉——我完了!”
“你為什么說完了呢?”檢察官見他欲言又止便再次提醒他,只要老實交代問題并檢舉他人的犯罪事實,是可以從寬處理的。
片刻后,韓耕農說他只是按照大隊的規定收過處罰單位的贊助費,他們中隊只留下百分之十,其余全部上繳了大隊。其他中隊也是這樣的。
韓耕農被突破后,檢察官又傳喚了機動執法中隊隊長林道德和東區執法中隊隊長羊永彪。面對辦案人員的訊問,兩人一陣沉默之后,交代了收取贊助款的情況……
翌日上午,第四大隊隊長韓忠被“請”到了檢察院。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當韓忠得知三個中隊長已被刑事拘留后,他最終交代他們是集體研究收取贊助費的,他個人沒有花其中的一分錢。
6月28日,韓忠等4人因涉嫌單位受賄罪被海口市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
執法犯法
赦免違章竟收錢
1998年年初,海口市政府為了強化對城市建設,交通道路建設、市容市貌及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監管,專門組建了海口市城市管理監察支隊,其下屬的第四大隊主要是對全市建筑市場及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項目進行監管,對違章行為進行處罰。
然而,怎樣行使這種處罰權,在韓忠心里卻有另外一種理解。韓忠清楚,他領導的第四大隊管轄的是兩大熱門行業,能為大隊廣聚財源。既然組織上給自己提供了這么一個施展才干的舞臺,自己就得施展一番拳腳,將大隊經濟搞活,同時也不能虧待了弟兄們。于是,什么黨紀國法,規章制度,職能職責統統被他拋到了腦后。
就在他擔任第四大隊隊長之初,他就專門召集下屬的機動、東區、西區三個執法中隊隊長等人開會,研究如何為大隊“廣謀財路”。誰料,韓忠的想法一提出就立即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最后決定:對部分違章單位或個人,可以收取贊助款后免于行政處罰,并按百分之十的比例將贊助款返還各中隊用于個人獎勵,各中隊所收取的贊助款交給大隊辦公室主任陳李保管。
就是這樣一個違法亂紀犯罪的決定,極大地鼓舞了執法隊員們以權斂財的積極性。從那時起,各執法隊各顯其能紛紛行動,收獲頗豐。
法院審理查明,從1998年至2005年間,第四大隊違法收取的贊助款共有184.34萬元。其中,機動中隊收取贊助款62萬余元,東區中隊收取贊助款29萬余元,西區中隊收取贊助款26萬余元,其余為大隊收取。
在他們非法收取贊助款的背后,不知有多少城建、道路建設中的違章事件被赦免,被放縱。在行政處罰變成收取贊助費之后,其對城市建設和管理造成的危害是難以用贊助費彌補的。
利令智昏頂風私設小金庫
眾所周知,早在幾年前財政部就三令五申要求堅決取消單位小金庫,然而,韓忠掌管下的城管第四大隊,為了小團體的經濟利益,卻頂風私設小金庫。
檢察官在偵查中發現,早在1998年初韓忠就指示他的第四大隊辦公室主任陳李以其個人名義在銀行開設賬戶,將下屬的三個執法中隊非法收受的被查處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贊助費全部存入該賬戶。
本來按規定處罰違章單位的罰款應上繳財政,財政按一定的比例返還一部分給執罰單位使用。但是,第四大隊的執法人員出于個人和單位的私利卻盡量說服被處罰單位不繳罰款而繳贊助款,所收取的贊助款不存入單位的財政賬戶,而是存入陳李的私人賬戶。
從小金庫設立到案發的7年間,小金庫共存入贊助款184.34萬元。為了激發執法隊員們拉贊助款的熱情,大隊內部實行獎勵機制,而發放獎金的多少則按照隊員收取贊助款數額的大小比例分配。據案卷記載,城管四大隊用這些贊助款獎勵給個人的就有50多萬元,吃喝開支3.9萬余元,以各種名義發放補貼41萬余元,大隊長韓忠個人自批自支了12.6萬余元。
案發后,韓忠將自己所領取的獎勵款3.9萬余元退給了檢察院,接著,林道德、羊永彪各自退出3萬元。在法院審理期間韓耕農讓家屬也退繳了10萬元。
那么,韓忠自批自支的12.6萬余元作了何用?法院在庭審中查明:韓忠將其中的7萬元贊助給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海南省委、海口市委,將5萬余元贊助給了海口市建設局。
對此,這兩個單位大大方方毫不介意地出具了證明予以證實。也許,這兩個單位不知道韓忠贊助給他們的錢,是韓忠領導下的執法隊員非法收取的違章單位的贊助費。
褻瀆權力單位受賄同“翻船”
很顯然,韓忠領導下的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名曰執法,實則是在褻瀆權力,褻瀆有關行政法規。他們利用特權,拉贊助,撈錢財,助長了從事城市建設、道路建設單位的違規違法行為,難怪群眾議論:讓這樣的城管執法隊來監管城建及道路建設中的違規行為,只能起助紂為虐的作用。
韓忠深知,他們第四大隊及其三個執法中隊手握行政罰款權,如果僅僅按照有關規定規規矩矩開票罰款,撈到的“油水”是有限的。怎么辦?那只能將上級的規章擱置一邊,再用“對策”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再說,對城建、路建中的違章單位或個人的處罰,不可過重,罰重了不敢再違章了,還要我們城管執法隊干什么?只要對方給“上供”,給贊助費,違章了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算了,甚至提前通風報信賣個人情也是可以的。
據案卷記載:海口市西環客運分公司在施工中嚴重違章,被城管執法隊員查問后,負責施工的林老板帶了10萬元贊助款交給第四大隊小金庫保管人陳李后,大事化了。
諸如此類,實在太多。對此種現象市民議論不斷,為何城市違章建筑建了又拆,拆了又建,一些道路修好了挖、挖了又修。原來,違章建房時,有城管執法隊收了贊助費了事,拆時,發生糾紛由政府出面買單補償。道路建設同樣如此,修好的路,沒過多久又挖開,有人挖沒人修,直到市民反映媒體曝光,不得已再修,反正用的是國家的錢。
由此說來,像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這樣執法,對城建及道路建設的監管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就難怪有單位出面舉報他們以權斂財收受賄款的惡行,最終導致集體“翻船”的結局。
案后沉思強化監管抓源頭
這起發生在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的腐敗大案,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毫無疑問,老百姓的心里是非常震怒的。這是因為在強調依法治國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執法者身上。執法隊伍出現這樣的腐敗現象,對老百姓的期望絕對是一個打擊。加之,近年來黨中央一再要求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對司法和行政執法隊伍的檢查和整頓一直抓得很緊。在這樣嚴肅政紀的廉政風暴面前,依然有人以權亂規,頂風作案,瘋狂斂財,怎不令老百姓為他們的利令智昏痛恨于心?
人們知道,法律規章要發揮匡扶正義、制裁邪惡的作用,必須有強大的執行力量,有條文規定沒有執行行為,或者執行不徹底,法律規章要么是廢紙一堆,要么無關痛癢。海口市城管監察支隊第四大隊是行政執法單位,發生如此數額巨大的受賄案,說到底是不嚴格執法所致。
行政執法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犯罪,在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偵查的54種罪名中占了80%,如果說司法腐敗是以危害的嚴重性讓人感到憤慨,那么行政執法腐敗卻是以危害的普遍性讓人觸目驚心。
我國刑事訴訟程序實行的是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機制,在監督機制的設置上還是比較完善的。而行政執法卻是獨來獨往,自己說了算。這就是我國行政執法缺少監督的現狀。行政執法權力的濫用,導致大量犯罪案件流失,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的依法運轉。
我國憲法明確了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行政權的檢察監督是其應有之義。因此,我們認為,應立法設立檢察機關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實行刑事審查制度,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實行備案審查或定期審查的刑事監督機制,從立法上完善行政執法的檢察監督制度,以防止行政執法權的濫用,遏制行政執法腐敗的蔓延。
編輯: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