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宣傳日
活動,從上個世紀末的5月10日到如今,已堅持了整整8年,這8年有100個月,每個月的10日,都有一批見義勇為的先進分子受到表彰獎勵,都有一些讓人感動的壯舉傳頌于大街小巷。100次表彰了4100名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8月熾熱的陽光照射大地,暑氣陣陣襲來。熱浪卻擋不住人們為見義勇為的英雄而歌,為見義勇為英雄禮贊。回眸8年,讓我們作一次部分的精彩回放,來紀念這見義勇為者的節日。

白衣天使古道熱腸不畏兇險
2007年8月6日,虹口區婦幼保健院的張小蘋作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與網民暢談她見義勇為的經過。網聊,使網民們看到了文文靜靜的張醫生在面對犯罪分子時,竟是那樣的勇敢無畏。
事情發生在2005年8月28日上午10時45分,正在住院樓二樓供應室工作的張小蘋,突然看見一個陌生的年輕男子從供應室邊上的更衣間內走出來,腳步匆忙,神色慌張,張小蘋想起醫院前階段發生了多起盜竊案件,一些病人的手機和工作人員的物品被盜,她馬上警覺起來,便上前阻攔盤問, “你是干什么的?”“看病人。”“看病人到供應室的更衣間來干什么?”那男子言語支吾,一邊回答,一邊往外奔跑。“他是不是來偷東西的?”疑問在張小蘋的腦海中迅速閃過。不能讓他跑掉,張小蘋一步跨上前,緊緊抓住該男子的手臂,并大聲高呼“抓小偷”,慌亂中,那男子用力掙脫被抓住的手臂,向樓梯口逃去,張小蘋緊追不舍,拖住男子的衣服,那人拼命往樓下逃,不料將張小蘋一起帶下了樓梯,重重摔在地上,張小蘋左腳腳跟骨折,這時,張小蘋只有一個念頭,抓住小偷,她忍住疼痛,緊抓不放,并大聲喊叫,同事們和病人聞訊趕到,在大家的幫助下,將那男子抓獲。后經公安機關查證,該男子是網上追捕的逃犯,這次就是試圖到醫院來實施偷盜,誰知被高度警惕的張小蘋逮個正著。
同是醫護人員的唐敏英與張小蘋一樣有著高度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面對危難中的產婦她果斷見義勇為,上演了一場馬路接生的喜劇。
2006年11月27日,初冬季節,冷風襲來,已覺涼意。
南匯區六灶鎮衛生院的醫生唐敏英,退休后在鎮百姓事務中心幫助工作。上午9時許,唐敏英見對面馬路上人聲嘈雜,隱約中聽到有人在喊“有孕婦將生產了”,醫生的職業道德和天性使她奔出事務中心,快步來到現場,眼前是一幕極其危險的場景,產婦羊水已破,孩子快出生,送醫院已來不及,不及細想,唐敏英立即請正在圍觀卻束手無策的女同志們圍成一個圈,進行現場接生。沒有任何醫療設備,憑著豐富的醫護經驗和勇氣,唐敏英熟練地將一個新生命迎接到了這個世界,可是剛掙扎著離開母體的小生命,臍帶繞頸并吸入了羊水,面色青紫、哭聲全無,出現窒息癥狀。唐敏英知道嬰兒一離開母體,就如從溫室走進了冰窖,如果不立即采取保溫措施,孩子即刻會被凍死,于是,她一邊立即發動大家捐衣捐被,一邊將產婦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由于搶救及時確保了母女平安。
在上海市第100次見義勇為表彰宣傳日上,唐敏英被授予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女教師斗智斗勇保護學生
12006年12月,江寧小學的年輕女教師楊明輝榮獲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從北京載譽歸來后,把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給她的3萬元獎勵金捐給了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的見義勇為專項經費。有人不解她為什么這么做?楊明輝說:“見義勇為,匡扶正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見義勇為者的行列里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在別人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所以,我把三萬元都捐了。”想法就是這么純樸,就是這么簡單,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華麗的辭藻。
在上海,楊明輝見義勇為的事跡曾被廣為傳頌。那是一個女教師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保護學生的故事。
2005年2月24日上午十點一刻左右,楊明輝正在一年級四班上數學課,突然,教室門被撞開,一名男子沖進教室,不由分說一把抓住了離他最近的一名男同學,剎那間,鋒利的尖刀對準了孩子的胸膛。電影中劫持人質的一幕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楊明輝意識到,他的學生被歹徒劫持了。 “快把孩子放了!” 歹徒聲嘶力竭地叫道:“你給我出去,把門鎖上!” 她本能地沖過去想去拉孩子。歹徒見狀,立即拖著孩子退到黑板前,尖刀從孩子的胸口移向了喉嚨……
孩子生死攸關……
教室里38名學生被眼前的一幕嚇呆了,頓時秩序大亂。危急關頭,楊老師沉著地對學生說:“同學們,別緊張,這是學校組織的一次演習。”
對峙……周旋……楊明輝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先想去拉孩子,沒有成功,再想拿出手機報警,也沒有成功,提出交換人質,還是沒有成功……”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急之中,想到了用異常的聲音吸引同事的注意,尋求救兵,果然,楊老師異常的聲音引起了一位老師的關注,他立即通知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同事們馬上報警,警方迅速趕到,經過周密的部署成功地解救了人質。
上海市首例校園劫持人質事件由于女教師的大智大勇而得到解決。
這場被楊老師稱為“演習”的劫持人質案,使一年級的學生們經歷了一次貨真價實的戰斗,楊老師用她的智慧保護了學生,使孩子們免受了一次遭遇兇險的心靈傷害。
“義務警察”一生追求無怨無悔
人們贊賞項全雄抓小偷的“觀察三分鐘”,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觀察三分鐘,就能從人群中發現可疑分子,隨后悄悄追蹤,耐心尋找時機,尋求民警、群眾的幫助,一舉抓獲犯罪分子。既順利將犯罪分子抓獲,同時又保護好自身的安全。他說:“做壞事的人總是有點‘賊腔’。看到賊頭賊腦的人,要先判斷觀察一下,既要觀察人,也要觀察周圍的環境,等到這人有了犯罪行為,才可以上去抓人。如果當時只有一個犯罪嫌疑人,我就毫不猶豫地沖上去,如果有兩個的話,就要看贓物在誰手上,然后捉拿手上有贓物的人,假如當埸有三個人或以上的話,不能輕舉妄動,立即報警。”20多年來,他總結出 “一看二跟三出手”的經驗,練就了一套制服犯罪分子的本領。
1951年出生的項全雄,從小身體強壯、性格爽直,他曾插隊黑龍江,9年的知青經歷,讓他成熟起來。1979年回滬,沒有工作,他做小工,開小店,擺水果攤,從事個體經營。生活在艱苦和平淡中度過。然而,一次偶然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那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天,項全雄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水果攤前忙碌。忽然,一個中年婦女在水果攤旁大哭:“我的錢包不見了!”偷盜事件時常聽說,但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邊還是第一次。那婦女被盜的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失聲痛哭的婦女給項全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打抱不平的他暗下決心,要抓住這些不勞而獲的小偷。以后他開始留意起周圍形形色色的人來。一天中午,一對青年男女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對男女左顧右盼,目光始終流連于人們手里的包。“壞蛋出現了”,項全雄心中有些激動也有些興奮,他立即招呼搭檔照顧生意,隨后跟蹤這對男女。他發現這對男女靠上了一名買菜的婦女,男的拉包,女的在后遮擋人們的視線。就在男子從婦女包中偷出皮夾的一瞬間,項全雄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你在干嗎?……抓小偷啊!”身材健壯的項全雄很快將兩個小偷制伏,扭送到了派出所。皮夾送到那位婦女手中,滿懷欣喜的婦女連聲道謝。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在項全雄的心中油然而生。從那天開始,項全雄無怨無悔地當起了“義務警察”。有一年的12月21日晚上8點左右,項全雄經過成都南路、長樂路口。見一名身穿黑色西服的男青年迎面急匆匆地走來,神色慌張,雙手捂著肚子,身后,另一名男子疾步趕來,兩人一溜煙拐進了附近的弄堂。弄堂是死胡同,里面又沒有燈光,項全雄沒有貿然跟隨男子進弄堂,而是守在了弄堂口。借著月光,項全雄看見,兩男子正在翻一個皮包,從皮包里取出什么后,從弄堂里走了出來,而將包扔在地上。
項全雄尾隨兩名男子,到了淮海路上,一男子又將一個白色盒子扔進了路邊的垃圾箱。前面不遠就是派出所,項全雄撥通了派出所的電話。幾分鐘后,兩男子走過派出所門口,項全雄忽然大喝一聲,早已守候在此的民警沖上前去,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項全雄先后協助警方抓獲各類不法分子近200人。1992年,項全雄被評為盧灣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2002年、2005年,他被授予“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2003、2006年,項全雄被推選為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候選人,2006年被提名為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候選人。
他這樣看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他說:“我們提倡和諧社會,作為一個市民,社會穩定、平安,我們市民也就平安,和諧社會就能夠達到,對我來說,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今后也會是這樣。” 抓壞人成了項全雄“一生的職業”。他上山下鄉,做小工,賣水果,開小店,更換過多種職業,只有抓壞人是他不變的 “職業”,見義勇為,維護社會治安,是他從未放棄過的“事業”。他也曾被小偷打傷過,也曾冒著生命危險與持刀歹徒搏斗過,但他從未后悔和退縮。
當人們問到:你在救人時,想到了危險嗎?每一位見義勇為者都會說:“在那危急的剎那間,我什么都不會想,只想到應該快救人。”“你因為見義勇為負傷,你后悔嗎?”“我負傷了,別人得救了,我為什么要后悔 ?”“這是我應該做的。”“如果你遇到別人有難,你也會挺身而出的。”走近英雄,細讀他們的事跡,品味他們樸素的話語,感覺那字字句句從心中流出的真誠,不禁讓人要為見義勇為的英雄們敬禮。
是啊,“英雄無悔”,他們無悔于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無悔于流血乃至獻出生命,只是為了社會的安寧,為了社會的和諧。
編輯:靳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