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爾尼的尾巴》發行冊數直線上升,出版時間不長就已經26次印刷,達到79000冊。在1996年5月正式發行銷售的《伯爾尼的尾巴》,描寫了作者郡司七與一只名叫“伯爾尼”的導盲犬共同生活的故事。相關的書也很多,截至目前,包括本書在內,已有4家出版社出版了8種書。到1996年5月底,8種書的發行冊數合計為20萬冊。據悉,接下來又有兩家出版社預定要出與導盲犬有關的書。
1995年的日本出版行業,盡管整體上還是繁榮的,但許多書店和出版社已經提前面對“不景氣”了。“福祉有關書”往往與“好賣”、“暢銷”無關。那么,《伯爾尼的尾巴》是如何問世的呢?
(一)從一些出版人、書店人那里得到鼓勵,終于鼓起勇氣要出這本書
為了進一步尋求《伯爾尼的尾巴》單行本圖書出版的可行性,編輯新名哲明給許多人看了這部書稿,并與之商談。某位專業圖書出版社的社長斷言:“以導盲犬為主題做‘暢銷’的書,那是無稽之談。”新名哲明問這位社長應當怎樣調整,這位社長又沒有給出具體的正面的建設性的意見。
“認真做出來就會好賣的。”位于東京飯田橋的群羊圖書中心的武藤浩平店長的一席話,點燃了新名哲明的希望之火。武藤浩平認為:“一般書店的人們都想賣好的書。”這話給新名哲明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本書也許可以喚起書店人想賣好書的意識。我受到武藤的鼓勵,增加了出書的勇氣。”新名哲明愉快地回憶道。
下定決心要出書的新名哲明,開始具體研究“暢銷的導盲犬書”的制作方案,向曾經出版過導盲犬書的經驗豐富的明日出版(社)請教。新名哲明把《伯爾尼的尾巴》的書稿給他看,同時也向他學習圖書裝幀設計的技巧。涉川育由覺得這本書內容不錯,建議出版,同時也提出預約,讓他來裝幀這本書。
新名哲明有了以上積累,再向社里申報選題。然而,社長小林茂還是沒有開綠燈。
(二)社內的秘密:編者和作者各出一半費用自費出版
把《伯爾尼的尾巴》出成單行本圖書還是渺無希望……然而,最后給新名哲明決定性力量的,卻是作者自己。郡司七提出了自費出版的方案。
新名哲明說道:“至少從內容上看,社內是認可的。憑借自費出版,這本書可以出來。不過,當時的郡司七的丈夫因為癌癥剛剛去世,她一邊要挑起家庭的重擔,一邊還要哺養上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對于她自費出版的要求,我如何能同意?”
到了最后,新名哲明還是接受了自費出版的建議。新名哲明對郡司七完全由作者出錢的方案做了調整,費用的一半由自己負擔。新名哲明覺得這是拋開編輯者的立場、與郡司七產生共鳴后的個人行為。編者與作者各出50%的費用出書,這在今天說起來很平常,但在當時卻屬于社內的秘密。
從新名哲明拿到書稿的那一天算起,時間過去了一年兩個月,《伯爾尼的尾巴》終于“得見天日”。初版第一次印刷6000冊,制作費用為200萬日元,二人各出100萬日元。在6000冊書中,有2000冊交給郡司七,請她在舉辦講演會時,當場銷售,以收回費用。
在與“福祉書賣不動”的傳統觀念的斗爭中,《伯爾尼的尾巴》出版了。本書發行銷售一周以后,《朝日新聞》的“無聲人語”欄目做了專題介紹,本書進入廣大讀者的視野。1997年,“支持《伯爾尼的尾巴》協會”啟動,開展了尋求《伯爾尼的尾巴》動畫化、電影化的市民運動。到了第二年的3月,以《再見!導盲犬伯爾尼》為劇名的電視劇誕生,由日本著名演員大竹忍武主演的電視劇,收視率達到16.9%。在這一過程中,希望出版相關圖書的出版社不斷出現。新名哲明說道:“當初何等難產!后來又是那么幸運。從郡司七那里,暢銷的構思、好賣的選題也自然而然產生出來。”
在《伯爾尼的尾巴》出版兩個月以后,新名哲明離開東方出版社。他作為“支持《伯爾尼的尾巴》協會”的代表,組織郡司七的講演會,開展尋求對導盲犬理解的市民運動。為了實現《伯爾尼的尾巴》動畫化,他已經獲得144000人的簽名和250名預定出資贊助者,距離制作成動畫的目標,也只有一步之遙了。新名哲明笑著說道:“從遇到郡司七的書稿以后,我的人生也改變了。”
東方出版社也是收獲頗豐,《伯爾尼的尾巴》與續編《花環的瞳孔》(《ガ―ランドの瞳》)發行合計超過10萬冊,成為很有生命力的系列暢銷書之一。兩種書在第二次印刷以后,開始向作者郡司七支付版稅了。關于新名哲明,小林茂社長說道:“從出版的熱情到后來的活動看,他是很有眼光、很有頭腦的。他離開我們社,令人遺憾。不過,我們社既托他的福,同時也會繼續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