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紛紛著書
出版人幫別人出書順理成章,而自己作為出版者寫書,已從話題新聞變成趨勢了。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的第一本作品《工作DNA》1999年2月出版,大受歡迎,2004年3月出版《故事》,2006年12月出版《那一百零八天》,2007年1月出版《他們說: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最新作品是2007年5月出版的《越讀者》。PC home董事長詹宏志卸下城邦出版集團董事長一職后,2006年10月出版《人生一瞬》談他童年的故事,暢銷至2007年熱度不減。《商業周刊》發行人何飛鵬2007年4月出版《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至今仍穩坐暢銷書排行榜。
日前,臺灣資深出版人蘇拾平的新書——《文化創意產業的思考技術:我的120道出版經營練習題》也高調出版。該書是由蘇拾平過去二三年來開講的“12堂出版課”結集而成的。從企劃、行銷、通路、策略、管理、定價、營運、品牌核心價值,到毛利計算公式皆涵括其中。
最近金石堂風波成為出版業大新聞,蘇拾平因此在書中附錄增加了“臺灣的出版產業結構出了什么問題”一文,深入探討出版產業供過于求,月結制的問題。
統一超商未來將強攻文化產業
近日,統一超商策略長暨博客來董事長謝健南透露,他們將透過全臺灣4600多家7-eleven門市發揮集團綜合效率,整合旗下網絡書店、出版品代理、宅配及文化物流業務,開拓全新的商機,包括書籍物流中心及每月不同雜志訂閱業務等。
統一超商是臺灣最大的雜志銷售通路,保守估計市場占有率超過30%。統一超商旗下的大智通專營文化物流業務、高見公司專營出版品代理業務、博客來是最大的網絡書店,近年來隨著統一超據點快速成長,旗下關系企業也跟著受惠與壯大。
據介紹,統一超商在文化商品方面有很多想法,博客來可以發展成為整個文化商品的平臺,透過文化物流中心的建置,各大供貨商的書籍或雜志都可整合到物流中心內,由統一超商的物流系統共同配送,供貨商也可在線查詢自己庫存書籍的數量。
上奇和金禾策略聯盟搶占IT圖書市場
臺灣上奇科技與大型信息圖書商金禾信息簽約建立策略聯盟,有意將IT圖書市場占有率提高兩成。
上奇與金禾分占圖書零售市場及文教市場,以專業參考書與教科書獲得臺灣讀者及教育單位肯定及采用,這次策略聯盟將以“雙品牌”概念來拓展市場,除了擴大出版領域,也可分享彼此資源和經驗。上奇經營出版事業已有10余年歷史,早期以繪圖設計類著作起家,近年開始跨足出版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及操作系統等相關領域著作。
臺灣閱讀資源:城鄉差距懸殊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天下》雜志調查發現,學生圖書借閱率在離島的連江、金門縣最高,而資源豐富的臺北市位居倒數第二。
《天下》雜志調查臺灣各縣市1425所中小學的閱讀推動情況,中小學圖書館經費,只能用“可憐”兩字來形容,平均每校每年只有5萬元新臺幣(下同)的經費,1/4學校不到1萬元,且超過7成的圖書館是學校自籌,幾乎各校都無專業圖書館員。調查還發現,臺灣閱讀資源城鄉、公私立學校差距懸殊,花蓮、澎湖、臺東、南投等偏遠縣市學校平均每年購書經費只有9000到1萬多元,高雄市為13.6萬元。私立中小學平均購書經費為23萬元,是公立學校的近6倍。而金門縣、連江縣這兩個離島地區的閱讀資源,卻比都會縣市還高,主要原因在于有酒廠回饋,例如金門酒廠每年回饋44億元,使縣政府每年有足夠的資金預算供學校購書。而連江縣學校每年平均購書經費,也高達13萬元,僅次于高雄市,并超過臺北市的8萬元。
2008年臺北書展設書展大獎
據臺灣媒體報道,2008年初舉辦的第16屆臺北書展將增設“臺北書展大獎”(Taipei Book Fair Prize),期望在引進版圖書市場占有率居高不下的今天,鼓勵年輕作者創作更多的本土作品,并幫助好作品營銷國際。
2008年臺北書展大獎,分為小說與非小說兩大類,評審委員會最后會評選出年度之書,得獎者分別獲得20萬元新臺幣的獎金。此外,組委會還提供年度之書所屬之出版社10萬元新臺幣獎金,并通過臺北書展一舉登上國際舞臺。另外,書展還針對出版同業編輯、設計等職務設置大獎。
用心讀,就會有聲音
繼《有情世界》挑戰書法的空間感,與《沉墨似金》探索書法的裝飾性后,書法家董陽孜又開始挑戰書法文字的音樂性,運用字體結構與版位安排,呈現文字的節奏,集結創作成《心弦,無聲之音——董陽孜作品集》,不同的節奏、氣勢,構成每幅作品特殊的旋律感。
本身更偏愛古典音樂的董陽孜,習慣于創作時聆聽莫扎特與貝多芬等的作品,因此在揮毫書寫時,音符與節奏便自然融入作品中,躍然紙上,呈現豐富的律動感。董陽孜希望她的書法不只帶出文字的音樂性,也能觸動觀者心弦。
據誠品書店介紹,《心弦,無聲之音》的內頁特別采用經折頁的設計,因為一般膠裝與線裝書會切割作品畫面,經折頁得以完整呈現董陽孜的作品,便于讀者體會其音樂性。除了精心設計的內頁,《心弦,無聲之音》的封套也與書做結合,其簡潔的設計,為作品集引入了現代感,呈現了傳統藝術的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