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規模超過歷屆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8月30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國務委員陳至立等出席開幕式。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第1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主席柳斌杰、德國文化國務部部長諾依曼分別致辭。烏茲別克斯坦新聞出版署署長阿利莫夫以及來自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代表、國際出版機構負責人、部分國家的駐華大使或公使,各地新聞出版局及國內500余家出版社的共百余名嘉賓也出席了開幕儀式。
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達34000平方米,共設展臺1463個,將展出精品圖書15萬余種,并首次設立了“動漫與新技術產業專區”。今年圖書博覽會的主賓國是德國,德方準備了數十場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希望借此機會令中國讀者更加了解德國文學和德文圖書,進一步拓展中德版權貿易,促進兩國文化交流。明年,希臘將作為主賓國參展。
本屆博覽會為期5天,前三天為專業場,后兩天為公共場。
2007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在京召開 柳斌杰做主題演講
具有國際盛譽的世界出版人盛會“2007北京國際出版論壇”8月28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定為“閱讀新趨勢與出版業的發展”。論壇由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開幕式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做了《引導閱讀新趨勢 推動出版大發展》的主題演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李冰,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總裁霍和·高茲,貝塔斯曼直接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埃瓦爾德·瓦爾根巴赫,勵德愛思唯爾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禾銳斌,亞馬遜公司高級副總裁迪戈·帕森提尼,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郝振省等在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并與聽眾進行了現場交流。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發
第三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8月29日在北京揭曉,顧彬、烏里希·考茨、羅梅君等3位德國人獲此獎項。顧彬是波恩大學漢學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典和現代文學史及思想史研究。烏里希·考茨博士是約翰·古騰堡大學總部應用語言學和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德國漢學協會的第一任主席。羅梅君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東亞研究所漢學系教授,德國著名漢學家,曾就讀于北京大學。“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是新聞出版總署設立的一個獎項,旨在表彰介紹中國、翻譯和出版中國圖書、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外國出版家、翻譯家和作家。
國家版權局表彰版權輸出先進單位
8月30日下午,國家版權局在第1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了“2006年全國圖書版權輸出先進出版單位及推動工作先進單位表彰活動暨頒獎典禮”。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等36家出版社被評為“2006年全國圖書版權輸出先進出版單位”;北京市版權局等10家單位被評為“2006年全國圖書版權輸出推動工作先進單位”。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出席頒獎典禮并講話。本次表彰活動是國家版權局為進一步貫徹“走出去”戰略,推動我國圖書出版單位積極開展版權貿易,指導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有效扶持本地區圖書版權輸出工作而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
德國圖書周開幕鄔書林及法蘭克福市長出席
為讓國際書展與城市書店互動,8月29日,由德國圖書信息中心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合作,在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三聯韜奮圖書中心和中圖書店,萬圣書園以及光合作用書房舉辦的“德國圖書周”在北京圖書大廈開幕。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德國法蘭克福市市長佩特拉·羅特(Petra Roth)女士等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德國圖書周”期間,有700余種德國圖書的中譯本期待著中國讀者的閱讀。活動期間,一些德國作家還到書店和讀者互動。
圖書走出去將有“外腦團”
8月31日“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外國專家聘書頒發儀式在京舉行。12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的外國專家均為出版、發行、媒體研究等方面的知名學者,他們將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圖書“走出去”提出意見和建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三局副局長吳偉在儀式上表示,中國圖書“走出去”不能盲目地走,聘請外國專家顧問團是利用外力、借用外腦的一種做法。由于國內出版機構和國外的出版界直接溝通、深入溝通的機會不夠多,對于國外到底喜歡什么樣的中國圖書、對什么樣的選題有興趣等方面所知不多,在這些問題上需要多聽外國專家的意見。該計劃主要是采取資助翻譯費的方式,鼓勵各國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的圖書,讓世界人民能夠以自己熟悉的文字,通過閱讀圖書更多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