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地處歐洲中部,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240萬人,共有16個州,2006年國民生產總值為2.63萬億美元,目前是歐洲經濟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居歐盟的主要地位。
根據《基本法》(德國憲法)的規定,教育事業由各州管轄,即由州提供經費。各州在教育領域享有充分的自主權。目前德國有教師64.7萬人,學校32000所,學生總數達1200萬人,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學校體制和課程標準。
德國的義務教育從6周歲~18周歲,共12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不收學費。在此期間,必須有9年(有的聯邦州為10年)上全日制學校,然后上非全日制的職業學校或者繼續上全日制學校。通常情況下,小學畢業后,兒童分別升入普通中學、文科中學或綜合學校,接受進一步的學術訓練或職業教育,為將來的升學或就業奠定基礎。
過去,德國學生的課本由政府免費提供,但由于近年來德國經濟不景氣,教育投入相對減少,部分州的學校開始收取學生的課本費,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不滿,特別是在原東德地區反響較大。另外,由于沒錢購買新教科書,四五年前還有些學校在使用介紹統一前東、西德情況的舊教科書。
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寫、審查和選用
目前,全德國共有60余家出版中小學教材的出版社,其中最大的四家占了85%的市場份額,它們是klett-Gruppe(年收入3.75億歐元), Cornelsen(年收入3.56億歐元),Westermann(年收入2.6億歐元)和Wolters Kluwer(年收入2.2億歐元)出版集團。由于政府對教育投入的減少和學生人數的下降(從1996年的1000萬估計到2010年的870萬),教科書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各個出版社出版教科書,須得到各州教育部的批準。其程序是,出版社根據課程標準編寫出教科書后,要先送到教育部,由教育部挑選專家和一線有經驗的教師對這些教材進行評估,但評估費用由出版社支付(每本書約250-500歐元),評估結果可能有三種:通過,需要重新送評和評估不通過。對于評估通過的,將推薦到教育部的教材目錄。各個學校的學科教研室開會討論教育部目錄上的教材并從中加以選擇。
中小學教科書的市場營銷
Cornelsen出版集團成立于1946年,經過不斷發展,目前是德國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團之一,共有員工2000多人,旗下擁有眾多的子公司和合資企業,有專門的發行物流中心和合資印刷廠。出版品種23000種,范圍涉及學校教育所有學科的教材和教育媒體,除此之外,還包括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課外讀物、教輔、教學軟件及網絡產品。作為集團旗艦社的Cornelsen出版社有員工650人(其中編輯150人),在德國的16個州都建有信息中心,并成立了一個康尼爾森研究院,為使用該社教材的教師提供培訓,每年參與培訓的教師約有14000人。
出版社的編輯部門、生產部門與市場部門之間保持密切溝通,互相配合。市場部負責制訂市場推廣計劃和戰略,管理教材的發行,指導片區銷售經理的工作。銷售經理負責所在片區的談判工作,保持與當地教育部門的聯系,隨時了解和觀察競爭對手的情況。而在各地的銷售代表則負責市場調查,收集競爭對手情報,并給當地教師隨時提供新產品信息。銷售代表把有關信息及時反饋給市場部,由市場部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并接受市場部的指導。銷售經理和銷售代表還要參加各地的書市和產品展示會,在各地的信息中心組織一些活動,向教師們做一些宣傳和展示工作。
德國在教材的審查、選擇和市場競爭方面有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腐敗現象較少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