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三大圖書經銷商之一的凌域文化,傳出經營危機,宣布停業,牽連臺灣數十家出版業者,其中也包括城邦集團等數百家出版社。城邦決定把旗下的圖書從金石堂下架,由此進一步扯出了凌域文化與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間的財務糾紛。凌域總經理曹碩文指出,金石堂長期廷票、貨款未能付清,導致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金石堂則駁斥說,金石堂付款正常,已將價值4900萬元新臺幣(下同)城邦圖書退回城邦。
據介紹,凌域最大的業務來源,是將“小城邦”旗下圖書出版品銷售到金石堂,占凌域總營業額的一成,約8000萬元。
城邦出版集團營運長楊仁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城邦旗下小城邦圖書出版部分,在去年才將金石堂通路交給凌域負責。小城邦只占城邦集團營業收入的一成,銷售量較大的雜志、實用性圖書則另有經銷通路。短期在金石堂下架,對城邦營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凌域將財務問題矛頭轉向金石堂,認為金石堂仗著是臺灣第一大圖書通路,經常延票、拖欠付款,造成經銷商、出版社資金運轉的困難。曹碩文說,負責金石堂圖書物流的金士盟公司,仍有1億元庫存未付款,未到期的支票高達6500萬元,為確保公司權益,才會將圖書從金石堂下架。
據了解,凌域因轉投資發行的直銷圖書銷售不佳,上半年慘遭往來銀行抽了1億元的銀根,加上金石堂持續延票,導致資金周轉出現問題。
對于卷入凌域營運困境事件,金石堂表示無奈,并強調已將城邦圖書退貨給凌域,但由于凌域停止營業,才將4900萬元的圖書直接退給城邦倉庫。目前仍有5000多萬元的圖書在盤點中,金石堂會盡快退貨給城邦。
這次的風波,最主要起因于金石堂采用“銷售結款”的結賬方式,將庫存書的風險轉嫁到出版社和經銷商,這也是讓業界最詬病的一點。經銷商、書店、出版社是出版市場中環環相扣的三角關系,其中又以書店通路掌握著賣書的重要權利,因此面對通路的強勢作風,出版社和經銷商往往敢怒不敢言。
業界人士指出,出版界傳統的付款方式為“貨到月結”再加上90天的票期,但只有金石堂采用“銷售結款”,也就是不管進、退書多少,書賣掉才付錢,再加上金石堂面對出版社和經銷商,一向只公開銷售額,常使得經銷商和出版社在財務上賬目不清。事實上,這次凌域爆發財務危機,繼而與金石堂撕破臉在出版市場上其實有先例可循。五年前全臺最大的圖書經銷商農學社,就是不滿金石堂片面采用寄賣制,對簿公堂,最后農學社勝訴,一年前雙方和解。農學社副總經理陳日曉說,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賬目要清楚,金石堂的票期長達半年,讓出版社和經銷商要苦等多時才能拿到錢。
而此事件的另一備受關注的主角就是城邦集團,身為全臺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毅然決定將旗下40多個出版社的圖書,從金石堂下架。業界人士指出,城邦與金石堂這類的糾紛并不是第一次了。雖然目前已從金石堂下架,但礙于現實,城邦集團也指出,等清點了庫存書,還會向金石堂供書。
對于兩年前的往事,城邦副董事長何飛鵬也只是低調地響應,事隔多年,已經忘記當時的細節,這只是經營策略的改變。同時,陳日曉也希望過去與金石堂的不愉快,如今別再被放大看待,畢竟雙方已經和解。由此可見,出版業者和經銷商仍畏于通路勢力。
縱使凌域要求圖書全面從金石堂下架,但有多少出版社愿意起而跟進,又是另一回事。經銷業者初估,這次要有超過三到四成的廠商抵制,才能使金石堂面臨營運危機。但如果金石堂維持一貫強勢作風,不作調整,將會有更多的出版社受到影響,環環相扣下,很難有三贏的局面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