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過半。從5月中旬到6月初,從香港到北京到臺灣,各拍行陸續交出拍賣成績。總體來說今年春拍進行到現在,整體情況不錯,人氣比2006年旺了許多。若要論人氣最旺的拍賣類別,當代藝術板塊當之無愧。香港佳士得現當代藝術拍賣和北京保利夜場的現場拍賣氛圍,用熱火朝天形容完全不為過。一件件誕生年代不算久的作品,經過買家反反復復多個回合的競價,多數以超過估價5倍、6倍的價格成交,多位畫家創造出其個人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香港佳士得的“亞洲當代藝術”及“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兩場拍賣共創下6.09億港元的總成交額,打破歷來此兩項拍賣最高總成交額世界紀錄。北京保利首開的夜場專拍,65件拍品,拍了2.4億;中國嘉德的油畫及雕塑專場總成交額1.2億元。
現當代藝術牛氣沖天!
春拍呈現出的作品水準是這次
現當代藝術作品價格集體上揚
的重要因素
在佳士得的拍賣中,岳敏君的《畫家和他的朋友們》以2048萬港元成交,創下岳敏君作品最高成交價世界拍賣紀錄,是原先估價的五倍(估價為350萬港元至550萬港元)。在此作品中,岳敏君首次在畫面加入自己的肖像,他以側面的姿勢,出現在朋友背后——這幅作品前景的人物表情夸張,在畫面上相互重疊,仿佛要跳出畫面,向觀者熱情地打招呼,在視覺上形成獨特效果;而他們身處在一艘船艦上,暗喻岳敏君當時結束學生身份,對正式進入職業畫家生涯的熱切期待;天空背景中飛翔的戰斗機群,則有如天使般護送著他們,飛往未來的世界。這幅作品透過這種描繪自己和身邊人們的方式,反映了藝術家對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思、對人民生活的好奇和關注,同時刻畫出平民百姓在國家巨大變遷下的獨特面貌。
而些大幅的油畫作品,諸如曾梵志《面具系列1 996№.8》,估價1 00萬至150萬港元,以1264萬港元成交;趙無極的《14.12.59》估價500萬至800萬港元,成交價為2944萬港元;朱銘難得一見的一對雕塑作品《太極一大對招》估價450萬至550萬港元,成交價達到了1488萬港元,均打破了畫家作品的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張曉剛的《紅色肖像》估價400萬至600萬港元,也以1488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保利的首個夜場拍賣,集中了吳冠中的代表作《交河故城》、石沖的《今日景觀》、張曉剛的《粉紅男孩》、方力鈞的《天女散花》、毛焰的《記憶或舞蹈的黑玫瑰》、楊飛云的《自在》、王沂東的《純真年代》、冷軍的《世紀風景》等一系列精品,拍賣的結果也反映了這些作品被學術和市場的雙重認可。
石沖的《今日景觀》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件集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影像藝術、繪畫藝術四位一體的劃時代作品,是將寫實絕技與當代觀念完美結合在起的典范。《今日景觀》被認為是90年代中國油畫的里程碑,專家認為,其重要性遠大于06年秋拍出現的《三峽新移民》。這件極具20升值想象空間的作品,在拍賣前被認為極有可能創造出華人當代藝術的價格新高。這件作品在拍賣過程中以200萬起拍,瞬間被人叫到500萬,緊接著又很快被叫到了1000萬,最終以1500萬的價格落槌。
以極其敏感細致的觀念性肖像畫備受世人矚目的怪杰毛焰的《記憶或舞蹈的黑玫瑰》則以成為估價5倍的1000萬元成交。早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求學期間,毛焰就以出類拔萃的藝術感受力和創作能力聞名于世。毛焰的這幅作品,畫面以帶藍色傾向的高灰調為主導,畫面中間是一個穿黑衣的年輕男人,他展開手臂,像是要飛起來,他的面容則令人覺得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幻夢中,和這個世界并沒有太多的關系,他既不關心現實生活,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也無法觸及他的世界。這是一種隔絕的、獨立的狀態,畫中人的神情動作,處處流露出他對這種絕對的自足、絕對的獨立的安然。畫中這個黑衣的年輕男人是自足的,他也許神經質、也許病態,但這些對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他來說,他就是他自己。這種狀態,就是毛焰的畫中人的共同特點。
而劉野《大旗艦》從120萬元起拍,最終以935萬元成交,曾梵志的《面具No.14》,880K,元的成交價是估價的8倍;張曉剛的《同志系列:男人》剛剛以176萬元創下其小幅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他的“姊妹作品”《同志系列:女人》就以198萬元再次刷新了這一紀錄,前后相差不到5分鐘。保利的這場夜拍,形成了3個多小時的鏖戰,9470的成交率,也締造出超兩億的總成交額。
繼華辰在2006年開設了影像藝術拍賣專場后,中國嘉德此次春拍首設影像藝術專場,以超過633萬元的成交額和85.71%成交率落槌。誠軒的攝影專場部份,則有高達92%的成交率。中國嘉德推出的王勁松、白宜洛、陳家剛、王慶松、翁奮等人作品均以高價成交。誠軒的中國早期藝術攝影11件作品也全部成交,郎靜山、盧施福以及作品首度現身拍場的陳傳霖、劉旭滄代表作,也都以預估價多倍的成交數字創下佳績。以攝影為媒材的當代作品中,洪磊兩件代表作《中國風景》與《紫禁城的秋天》,分別以57.2萬元、52.8萬元成交,攻下攝影部份的前二高價。王慶松的艷俗藝術作品《新女性》(24.2萬元),王勁松的代表作《標準家庭》(16.5萬元)、《百拆圖》(15.4萬元)也都有新行情出現。影像藝術正以相當活潑的姿態,逐漸走出美術界自娛自樂的熱鬧,成為影響和豐富著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門類。
拍賣公司的策略轉換促成牛市
局面
此次當代藝術作品的頻沖高位,藝術作品質量的優秀是方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拍行在拍品選擇方面的策略轉換!北京保利引入“夜場”概念,牢牢控制拍品數量,精選60多件拍品,以此來打造中國首場高端華人藝術夜場拍賣會。而佳士得則推出多幅在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例如張曉剛創作于1988年的《生生息息——愛》和岳敏君1990年代初所創作《畫家和畫家的朋友們》等。市場熱捧的作家的早期作品,其“物以稀為貴”的特性,以及作品呈現出的畫家藝術創作的某些特質與端倪,令這些作品最終都以極好的價格成交。當然,由于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一開始是由海外群體收藏,佳士得深厚的海外人脈也令其在征集拍品上比內地拍行優勢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