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仲彥的詩
“仲彥的東西總是帶著80年代(上世紀)那種彰顯精神苦難和救贖愿望的人文品質”(彭爭武),“仲彥總是很會抒發男人心底那種優雅的疼痛,連著苦苦楚楚、美美的語言”(黑馬),“仲彥總是以一個比較直接的方式切入生命的又一個層面,深刻地揭示生命存在的另一種狀態”(拾夢),“仲彥呈獻給大家的,總是一些擁抱大地的篇章,樸實、大方、不掩飾,也不做作,與眼下的流行文本相比,屬于文字中那種親切的陌生”(湯養忠),“樸實真誠,現在像仲彥這樣的創作和文本似乎越來越少了”(馬永波),仲彥作品中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生存情境、文化特質,以及生命的期待。仲彥最深的期待就是回到自己的村莊里重建幸福的家園……”(古添洪)
水轉筒車
古老山區的,農業文明,流淌成一條清涼的河流
竹筒打水,流轉的筒車舀著吱吱呀呀的歌謠,走遍湘西山脈
陽光之下,白花花的汗水和銀光在天地之間閃爍
五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五谷
楊花抽穗。水轉筒車的枝頭,一粒粒住滿
金黃的陽光。
砍火畬
一群懷鄉的鐮刀,走進深山老林。火種,燒熟的草木灰
是一群土土的肥料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種出芝麻綠豆的小事情
寨子中央
豐收的五谷神
忙活了一年
山歌唱不完
群山奔騰。乘著流瀉的陽光
高蹈的山歌在陣陣松濤中海海漫漫掠過
山中的大風
危崖、巨石、懸棺、巖畫
在風中移動
滄桑的倒影
雄渾蒼茫。一隊隊牛群,在羊腸山路上
趕動鈴聲
鈴聲飛翔
這樣美這樣真。這樣讓人流淚和心疼。
石碾房
一座石頭寨子,住著木軸、木閘、木輪和石碾子
等等這些兄弟,在河水中擁抱。山歌,騎著好看的木風車
從山中來,把親人抱在懷里。茅草屋頂,把風抱在懷里
把我抱在懷里
親親我,住在石碾房的童年和夢想請,親親我
邊邊場
今天的情歌,從村寨中央走來,遮遮掩掩的
鄉場一角,今天一頭秀發盤出的一個甜妹妹
把我從夢中喊出來
“哥啊,我要在邊邊場把你做成我心兒疼疼的好人兒”
“在一棵香椿樹邊,你要露出笑容
要對我,笑,再笑”
花背簍
裝滿大地,土里土氣的香
花背簍,在農村,把一堆嫩草從田間地角背回來
女兒說:
“牛娃娃,你是一個乖孩孩
你要聽我說說話”
香香的農村,土土的女兒
用花背簍做著好多
好事情
女兒你好
好故事不應該早早結束
木排的好處,在于把身體
化成了大鳥
滿世界飛翔
滿世界闖蕩
澧水,漂流的歲月
種出的故事
歷經了風雨
依然閃閃發光
一群白鶴飛過
一群白鶴把高傲的飛翔撒在人間
有很多理由讓我在這世上一次次流下感動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