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進入秋天后,任小平最近情緒特別低落,精神恍惚,不愿上班,而且容易發(fā)脾氣,還伴有頭昏、疲乏無力、胸悶氣短、食欲減退、失眠等癥狀,她覺得可能是自己得了什么疾病,但到醫(yī)院各項檢查后指標都正常,最后醫(yī)生建議她看看心理醫(yī)生,到心理咨詢中心后,經過一些量表測試她患了“秋季抑郁癥”。
任小平是一個內向、細膩的女性,入秋后氣溫不定、花木凋零、草枯葉落,總使她內心產生一些凄涼、苦悶、垂暮之感,情緒也隨之變得易怒、憂郁、易疲勞、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任小平的這種情緒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秋愁”,是一種抑郁癥的反應,秋季是抑郁癥的高發(fā)期,造成秋季抑郁癥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陽光照射少,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jié)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出現(xiàn)了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的紊亂。
分析:彭熠(國家級心理咨詢師)
醫(yī)學研究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還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陽光則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反之,秋涼以后,常常是陰沉沉天氣,陽光少而且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此外,“褪黑激素”還有調節(jié)人體內其他激素(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作用,使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濃度相對降低。而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又是喚起細胞工作的激素,它們相對減少,人們也因此而情緒低沉,多愁善感了。
抑郁癥具有很大的隱匿性,一般情況下病人是不會主動求助于心理醫(yī)生的,但是嚴重的抑郁癥中有15%的可自殺而死,也就是說,抑郁癥既是可以影響工作的疾病,同時也是可危及病人的生命的重要隱患。而且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和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經濟拮據(jù)、下崗等因素,抑郁癥患者的人數(shù)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狀態(tài)。
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兩回事
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兩回事,是一個程度的量化。抑郁情緒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xiàn),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郁情緒。但是抑郁癥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郁障礙,與遇到挫折后出現(xiàn)的抑郁情緒完全不同,如果是每天都情緒低落,郁郁寡歡,遇到愉快的事情也經常產生抑郁情緒,甚至還伴有自殺的傾向,那就是不正常的,就是患上了抑郁癥了。
“秋愁”是人對外界干擾做出的一種不良精神反應。為消除秋悲的凄涼情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tài),當你看到秋風掃落葉的凄涼景色時,要以理智的眼光看待和理解自然界的變化,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你也可以坐臥在舒適的沙發(fā)或柔軟的床上,幻想自己漫步在綠蔭小道或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
其次,當你心情消沉時,切忌讓自己沉湎于憂慮的旋渦之中。可做些自己喜愛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如養(yǎng)花賞菊、看書寫作、運動旅游、洗衣做飯、整理衛(wèi)生等,與他人談心聊天,或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思考一些事情,這樣就把憂慮擱置起來,當憂慮來時,進行深呼吸,每次做8分鐘,會使不良情緒得到化解。
增加光照也是防止產生憂郁的“良藥”。這是因為人體大腦松果體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增加光照又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所以增加室外活動,讓陽光直射室內,加大室內光照明度,均可令情緒改善,獲得良好效果。
最后,加強鍛煉金秋是鍛煉的最佳季節(jié),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改善心理狀態(tài)。如登山、跑步、玩球、旅游等,均可使你心曠神怡,憂郁、惆悵可頓然消失。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