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息貨款這種看似最佳的融資方案,換個角度來看未嘗不是最差方案。
據稱,國家開發銀行將向大唐移動提供高達46億元人民幣,15年期的免息貸款。大唐移動的資金焦渴癥由來已久,也早聽說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融資。但是,沒想到最終會以這種方式解決。
雖在意料之外,仍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家追求盈利的商業企業,大唐移動不外乎通過四種途徑進行融資:一是尋求商業銀行貸款;二是吸引風險投資、產業基金投資或企業投資,即向未來與大唐移動有業務聯系,并可能因之而受益的上下游企業進行股權融資;三是發行股票,在公開市場上募集資金;四是爭取國家扶持,獲得政策性撥款或貸款。
顯然,大唐移動選擇了第四種途徑。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最佳方案。一方面,國開行提供的貸款期限很長,并且沒有附加條款,既不需要稀釋股權,也不需要滿足什么苛刻條件;另一方面,它沒有任何成本,甚至連對抗通貨膨脹的貸款利率安排都沒有,這就簡直與白送無異。 
然而,這種看似最佳的融資方案,換個角度看恐怕就變成了最差方案。因為,無成本的政策性貸款,其出資主體對大唐移動的后繼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也最弱,而有監管的資金使用要比隨意支配的暗箱操作,高效而安全得多。
固然,通過商業銀行獲得貸款,會讓大唐移動承擔債務成本;而吸引風險投資和產業基金投資,或者是在公開市場上募集資金,大唐移動的母公司大唐電信集團則需部分地讓渡股權。但是,以上三種方式下,都有相應的行為主體,對大唐移動的后繼資金使用做細致監督。尤其是公開市場發行股票募資,針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將會讓其對資金使用做詳盡披露。
其實,大唐移動并非不能通過其他途徑融資。首先是商業銀行貸款。之前,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就曾分別向大唐移動提供了1.5億元和1.2億元的貸款。如果說沒有可供抵押的實物資產,因而無法獲得商業銀行的后繼貸款,那么憑著大唐移動所擁有的誘人商業前景,它完全可以吸引風險投資和產業基金投資,進行股權融資。高風險加高收益正是風險投資和產業基金的偏愛。而且它們實力強勁、機制靈活,即使一家機構拿不出這么多錢,幾家抱團出資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先例。
此外,在公開市場上發行股票融資也是一個好辦法。一方面,當下市場火熱,資金充裕,此時上市融資必能讓大唐移動獲得一個好賣價;另一方面,市場上的競價機制會給大唐移動一個合理的價值評估;這還不論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和加強經營監管等其他附屬好處。
或許有人會說大唐移動沒有收益,無法進行IPO,其實,只需將大唐移動的資產注入大唐電信,即可實現借殼上市。而實際上市場也一直如此預期。瞟一眼大唐電信的股價走勢,你會驚訝于市場對大唐移動的熱捧:尚未產生收益的大唐移動注入傳聞,已讓一個業績持續虧損、與大唐移動主業毫無關聯只是名稱相近的大唐電信,股價飛漲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當然,作為企業的大唐移動以及其母公司大唐電信集團,在存在還款期更長、并且沒有成本甚至白送的資金來源時,絕對不會有動力主動往身上戴枷鎖。但是問題是,就此次貸款的安排來看,國開行仍然是以政策性銀行的身份出現的;那么,在國開行向大唐移動提供資金支持的時候,是否應該對大唐移動的資金使用效率加以考慮呢?
畢竟,作為政府資金的看門人,對于市場獲利前景看好,而且并不缺乏商業性出資人的企業,國開行就應該堅決收手。將企業置于有成本、有風險的市場環境中融資,而不是對其零成本地出資豢養,對企業的資金使用和運營效率的提高更有好處。